中国制定《反外国制裁法》、G7首脑峰会、美参议员到访台湾与本周更多故事
2021年6月第二个星期,中国人大会议通过《反外国制裁法》法案,以应对西方国家就人权问题对中国实施的制裁;七国集团(G7)首脑峰会在英国召开;美国三名参议员高调访台,引发北京不满;匈牙利爆发大规模示威,抗议复旦大学在当地兴建分校。
BBC还制作了专题内容,解释近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推出限制民众看韩国、美国、日本等影视作品背后的目的。另外,也访问了一对从香港移民英国的母女,听一下她们在英国遇到的波折。
刚刚过去的一周,BBC中文以下新闻内容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你错过了它们,BBC中文带你一一回顾。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在中美对抗加剧、新疆人权、香港国安法等问题不断引发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实体及个人实施多番制裁之后,中国人大会议6月10日表决通过了《反外国制裁法》法案。
在6月10日生效的《反外国制裁法》规定: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决定将直接或间接参与制定、决定、实施歧视性限制措施的个人、组织列入反制清单,其中还可以包括这些个人的配偶和直系亲属、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等。具体反制措施可以包括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入境、查封、扣押在中国境内的动产、不动产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此前在回答制定反外国制裁法的目的时说,这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反对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他还说,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已多次宣布对有关国家的实体和个人实施相应反制措施,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该法律的制定对中国受到外国制裁的实体和个人将会有什么意义?反制裁法究竟对外能产生多大的威力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呢?

图像来源,PA Media
七国集团(G7)领导人在英国西南康沃尔海滨度假胜地合影
七国集团(G7)周五(6月11日)至周日(6月13日)在英国举行年度峰会。这是七国集团自2019年以来,首次举行的实体峰会。外界预期会议期间将会讨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的疫苗接种进度、气候变化等,但中国元素将会"渗透到每个议题中"。
外界预期,峰会期间各国讨论的议题都会牵涉到中国,这将会考验各国如何团结彼此的对华立场。
G7首脑峰会在英国召开前夕,美国总统拜登与英国首相约翰逊在周四会晤。他们表示,英美双方将会有多方面合作,包括安全、气候变化,以及一切能在世界反映英美共同价值的议题,亦视对方为重要的战略伙伴。
乘坐军用运输机抵台 中国外交部宣布制裁3位访台美国参议员
三名美国参议员周日(6月6日)乘坐美国空军一架运输机抵达台湾作短暂访问,被形容是台美断交以来,美国军机最高姿态进出台湾,引起北京不满。
这次访问台湾的参议员有共和党籍的沙利文(Dan Sullivan)、民主党籍的达克沃斯( Tammy Duckworth)和库恩(Christopher Coons)。
三名议员访台行程只有数小时,其中一名议员达克沃斯宣布,美国将会向台湾运送75万剂新冠肺炎疫苗。他们也获总统蔡英文接见,蔡英文形容美方的做法为台湾带来及时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一(6月7日)指,中方已经就事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坚决反对有关行为。

图像来源,Reuters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爆发游行示威,民众抗议中国复旦大学在该市建立分校的计划。
反对者认为,此举将削弱该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并增加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影响力。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Viktor Orban)领导的右翼政府与北京联系密切。本月早些时候,匈牙利阻止欧盟发布一份在香港问题上批评中国的声明。

尽管不合法,但是很多朝鲜人仍然用各种方法收看韩国的影视节目。
想象一下,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状态下,没有互联网,没有社交媒体,只有寥寥几个政府控制的电视频道专门告诉你国家领导人想让你听到的事情——这就是朝鲜人的生活。
朝鲜最近引入新法律,试图全面清除外国的影响力——看外国电影、穿外国服装甚至是使用外国俚语的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任何人被发现藏有大量来自韩国、美国或者日本的媒体物品,现在将会面临死刑。被发现观看这些内容的人将面临15年的劳改营监禁。

自《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社会迎来另一波移民潮。英国政府开放签证计划予持英国海外国民(BNO)身份的港人与其家人移民。据悉,从一月底计划生效起至三月,已经收到超过3.4万份申请。英国政府估计5年内会有约30万香港人移民英国。
在决意离开香港的人群中,不只有过往的典型中产家庭,也有像徐妈妈这样虽然积蓄不多,但拼尽家财,也要毅然带女儿移居英国的家庭。
她对BBC中文分享了移英的决定和在当地遇到的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