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山核电站事故、神舟十二号任务成功、美俄领袖会晤与本周更多故事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2021年6月第三个星期,法国电力集团证实,中国台山核电站稀有气体浓度增加,怀疑是燃料棒出现问题。美国媒体最先揭露核电站可能出现问题的消息,报导称,法电旗下核能产品供应商法马通求助美国能源部,警告台山核电站面临“迫在眉睫的放射性威胁”。不过中方强调,核电站没有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亦指,没有迹象发生核事故。
中国在周四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三名太空人被送往“天宫号”空间站。
香港警察国家安全处再次大规模搜查壹传媒集团总部暨《苹果日报》报社,并以涉嫌“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拘捕包括《苹果日报》总编辑罗伟光在内的五名报社高管,和冻结该报三家关联公司资产共1800万港元。
G7峰会结束,大会公报提到新疆、香港和台湾问题。中国批评七国“对中方进行蓄意诬蔑”。
同一周,美俄领袖在瑞士会面,是2018年以来首次,亦是拜登总统就任后,首度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两国同意尽快重派大使,但除此之外,会谈没有实质性成果,而拜登在记者会上,特别提到与中国主席习近平并非老朋友,只是公事公办,质疑中国是否真的会就新冠起源问题追根究底。
刚刚过去的一周,BBC中文以下新闻内容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你错过了它们,BBC中文带你一一回顾。

图像来源,Corbis / Getty Images
中国台山核电站本周成为热门话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星期天(13日)独家披露,参与设计台山核电站两台发电机组的法马通一周前致函美国能源部报告,台山核电站面临“迫在眉睫的放射性威胁”,并称中国监管当局主动提升了室外核辐射量可接受下限,以避免让核电厂停运。
之后中国和法国合资方有不同的回应。法国电力集团证实,台山核电站稀有气体浓度增加,目前怀疑是燃料棒出问题,要求台山核电站合营公司召开特别董事会,并提供一切相关数据予董事查阅。
中国广核集团台山核电合营公司称,“连续监测环境数据显示,台山核电站及周边环境指标正常”。中国外交部星期二(6月15日)也称,核电站未见异常。
核电分析人士对BBC中文指出,燃料棒裂缝渗漏是行内常见情况。工程人员需就此制定应对措施,直到下一次更换燃料棒时,方可把渗漏的燃料棒一并换掉。
中国神舟十二号成功升空,开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中国在周四(6月17日)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三名太空人被送往“天宫号”空间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常驻空间站迎来的首批“住客”。
官方媒体公布的三名宇航员是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预计他们将在太空驻留3个月。
空间站是一种能长期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可供宇航员长时间居住。此前,苏联及其继任者俄罗斯建造的和平号空间站(Mir)服役超过10年,是人类首个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
目前除“天宫号”空间站外,全球正在服役的空间站仅有国际空间站——它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的航天机构合作运营。国际空间站计划在2024年退役,但目前有望延长服役到2028或2030年。
美国曾反对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这让中国在十多年前开始进行自己的空间站计划。至目前为止,中国已将两个空间实验室送入太空轨道。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香港警方国安处警员把壹传媒行政总裁张剑虹(中)押入壹传媒总部大楼,部分编采播报器材已被警方限制使用。
香港警察国家安全处二度搜查壹传媒暨《苹果日报》报社、拘捕五名高管与高级编辑并冻结报社资产1800万港元(232万美元;1488万元人民币)之后一天,该报如常出版,一些地区有民众连夜在报摊购买凌晨首批上市报纸。香港保安局局长此前拒绝明言此类举动会否等同支持危害国安活动。
这是继2020年8月以来,香港警方再次大规模搜查该报社。警方当天动员500余人执行搜查与拘捕行动,带走壹传媒行政总裁张剑虹、壹传媒集团营运总裁周达权、《苹果日报》副社长陈沛敏、总编辑罗伟光和苹果动新闻平台总监张志伟。警员围封报社,记者编辑等职工进入大楼时要向警方登记,部分编采播报器材已被警方限制使用。新闻行业团体纷表惊讶,批评这次搜捕严重损害新闻自由。
香港警方称"对新闻自由相当重视",但国际公约允许因国安理由搜查新闻机构。警方同时呼吁新闻记者"不要招惹嫌疑"。这是香港国安警察首次拘捕《苹果日报》前线编采人员,包括总编辑罗伟光。

图像来源,PA Media
种种迹象显示G7各国首脑在大会公报对华立场措辞上意见不一。
七国集团(G7;七大工业国集团、工业七国集团)英国康沃尔峰会落下帷幕,大会公报促请中国尊重新疆人权与基本权利,尊重香港权利、自由与《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定明的高度自治,又首次表示七国重视台海和平与稳定。公报同时呼吁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牵头,就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新冠病毒)作“透明”的溯源调查。
中国驻英国使馆随后在官网以答记者问形式作出回应,指责七国在新疆、香港与台湾问题上“对中方进行蓄意诬蔑”,又称各国在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有着“昭然若揭”的政治目的。
事前有报道指出,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就对华立场向其他六国领导人施压,各方幕后对公报措辞曾作激烈争论。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n(eJake Sullivan)称,七国在对华立场上“日益趋同”。

图像来源,Reuters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周三(16日)在瑞士日内瓦会面,两国领袖同意尽快重派大使,但除此之外,外界认为会谈缺乏实质性成果。两人的会面历时4小时,会后分别召开记者会。这是美俄领袖在2018年以来首次会谈。
两国在会后发表共同声明,指“即使是在紧张的时期”,美俄证明了两国仍能在共同目标上取得进展。普京形容会面“有建设性”、“富有成效”,指两人展开了坦诚的对话。拜登则称双方存在分歧,但并非毫无交集。他表示,俄罗斯并不追求新冷战。
而拜登在记者会上,特别提到与中国主席习近平并非老朋友,只是公事公办,质疑中国是否真的会就新冠起源问题追根究底。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这场冲突发生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地。
一年前6月15日,中国和印度军队在位于两国边境的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爆发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冲突。尽管中间没有开一枪,但仍造成双方至少24名军人丧生。
这场发生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地上的冲突,让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的关系降至冰点。
这场冲突究竟如何发生?为何在没有开火的情况下导致大量人员身亡?中印两国官方与媒体描绘的冲突细节又有何不同?在此次冲突一周年之际,BBC重新核查一些基本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