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全球最新情報6/17
(中央社台北17日電)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流行,歐盟抗疫復甦資金首募6800億元,是歐史最大債券發行;印度疫情放緩,泰姬瑪哈陵重新開放。
法新社彙整官方數據顯示,截至台灣16日晚間6時,全球至少382萬4885人染疫死亡,至少1億7656萬6650 例確診。
以下為全球各地過去24小時的疫情與相關發展:
※ 亞洲
● 台灣
指揮中心16日公布新增170例確診,分別為167例本土個案及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18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16日個案數稍高,但整體疫情穩定。
● 中國
中國15日新增21例確診,全數為境外移入。
據陸媒報導,中國首都北京市18歲及以上人口,疫苗完整接種率16日突破80%,位居全國第一。
● 日本
日本針對東京都在內10都道府縣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外界關注是否會如期在20日解除,目前傳出日本政府已決定政策方針,除沖繩縣外其餘9地如期解除,但有7地將實施重點措施。
不過,日媒分析,距東奧只剩一個多月,日本政府一旦在採取防疫對策方面出現誤判,有可能招致「第5波」疫情侵襲。
●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疫情嚴峻,繼美國日前宣布將釋出700萬劑疫苗送往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亞洲國家後,中國、日本也分別表示,將捐贈科興疫苗、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給大馬。
馬來西亞16日新增5150人確診感染,累計67萬3026 人確診;另新增73起死亡病例,累計4142人病故。
● 新加坡
新加坡持續擴大檢測能量,民眾16日起可到藥局購買DIY快速抗原檢測試劑組,在家就能自我檢測,20分鐘內可取得結果。記者實地觀察,單個試劑組售價約為新台幣200多元。
● 越南
越南今年迄今已爆發兩波本土疫情,連帶影響經濟表現。越南官員報告指出,預估越南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為5.8%,低於預期的6.22%。
● 泰國
泰國總理帕拉育16日表示,為了恢復在過去一年受到影響的民生經濟與旅遊業,從16日算起120天內,泰國準備全面開放國境,完整接種過疫苗的國際人士可以入境泰國免隔離。
● 印度
印度新增確診人數先前毀滅性激增、如今增速逐步放緩後,當局鬆綁防疫限制,觀光勝地泰姬瑪哈陵(Taj Mahal)16日重新開放。
印度15日通報,過去24小時新增6萬2224人確診,和4月與5月間單日確診數約40萬人相較,已減少許多。
印度現在確診總數接近3000萬人,其中38萬染疫死亡,但許多專家說,實際不治人數可能超過100萬人。
※ 大洋洲
● 澳洲
澳洲人口最多的城市雪梨16日通報一個多月來首例本土確診,引發人們擔憂出現新一波疫情。
※ 歐洲
歐洲聯盟15日表示,「下世代歐盟」計畫已經在市場上發行債券,募集到首批200億歐元(新台幣6802億元)資金。這是歐洲史上最大規模的機構債券,今年內將提供各會員國貸款與補助,以促進歐盟從疫情中反彈復甦。
● 法國
隨著確診病例下滑、疫苗接種速度加快,法國16日表示,除了例外情況,17日起解除戶外強制佩戴口罩的規定,並將提早10天解除宵禁措施。
● 俄羅斯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Sergei Sobyanin)16日下令,從事服務業的居民強制接種疫苗,理由是疫情「急劇」升溫。
俄羅斯16日通報新增1萬3397例確診,包括莫斯科的5782例,自疫情開始以來,官方統計確診總數為524萬9990例。
俄羅斯疫情工作小組表示,過去24小時又有396人染疫死亡,全國病歿人數來到12萬7576人。
※ 美洲
● 美國
美國加州15日全面解封,實施長達15個月的四級疫情警戒作廢,餐廳、賣場開放100%容量,取消社交距離,已接種疫苗者在大多數場合都不必戴口罩。
15日公布的新抗體檢測研究發現,有進一步證據顯示,COVID-19病毒至少2019年12月就出現在美國,比2020年1月21日官方證實首起確診病例要早了數星期。
● 巴西
巴西COVID-19疫苗種類增加,供應漸趨穩定,加上優先群組需求低於預期等因素,使得各地方政府在最近幾天陸續宣布提前疫苗接種日程表。
巴西衛生部16日表示,過去24小時新增9萬5367起確診病例與2997起死亡病例,境內確診累計達1762萬8588例,不治病例增至49萬3693例,是繼美國與印度之後全球疫情第3嚴重的國家,死亡病例為全球第2高。(編輯:林沂鋒/核稿:林治平、張曉雯)11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