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内部碳定价”的日本企业增多

【共同社6月9日电】作为去碳化措施的一环而导入“内部碳定价”(ICP)的日本企业正在增多。ICP是自行对伴随业务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费用换算的做法。将其活用于投资判断标准的事例也较多,还具有为日本国内碳定价全面铺开做好准备的一面。

1月导入ICP制度的帝人公司CSR企划推进部部长大崎修一强调:“把环境对策放在了经营的正中心。”该公司把排放1吨二氧化碳设定为6000日元(约合人民币350元),作为投资决策时的参考。即使初期投资少,但如果二氧化碳排量大,今后成本会增长,那就有可能放弃投资。

在环境监管严格的欧洲,帝人德国工厂的二氧化碳排量超过了上限,通过从其他公司购买排放权,满足了规定。该公司采用ICP也是着眼于日本国内全面展开讨论的排放量交易。

大崎表示:“不仅投资判断,而且想活用于创造价值(的定价)。”设想的是通过该公司擅长的碳纤维来减轻汽车和飞机重量,用金额明示实现减排的二氧化碳量。

英国的非政府组织(NGO)“CDP”的气候变化相关最新报告显示,逾300家日本主要企业中,31%回答已经导入ICP,33%回答拟在2年以内导入,合计达64%,高于欧美企业。化学厂家可乐丽也于3月导入了ICP。(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