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东电拟不实际测定排放入海的处理水活度

【共同社6月10日电】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对于大致2年后实施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入海,虽然为了把处理水所含的放射性物质氚的活度降至低于标准值,会使用海水进行稀释,但方针是在排放前不测定活度,而是仅通过计算来判断是否符合标准。在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会议上,也有专家提出“为了展示安全性,也应该在测定后再排放”。今后,将讨论东电的方针是否妥当。
氚活度的国家标准为每升60000贝克勒尔,东电设定了“不到1500贝克勒尔”的独自标准。东电表示会用海水把处理水稀释100倍以上后排放。
鉴于政府已决定排放入海,东电4月出示的计划写明将把处理水注入分析用的储罐,测定氚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的活度。
之后,不会在储罐等中把处理水和海水混合并稀释,而是向用泵抽上来的海水水流里混入处理水,就此流入海洋。东电不打算测定该水的氚活度,而是仅通过计算处理水的活度与抽上来的海水量,来判断是否符合标准。
规制委会议上,有专家提出意见称“希望务必测定要排放的水的活度”。东电则说明称,将定期采集排水口的水并确认活度,但测定需要花费半天到一天时间,因此“即便发现超标,那时也已排入了海中。我们将经常测定抽上来的海水流量,不足时会紧急停止排放”,要求给予理解。
东电正在把第一核电站厂区内抽上来的井水等排入海洋,但排放前会测定氚活度。关于处理水排放不采取这种做法,东电举出的理由是用海水稀释到100倍以上后水量很大。根据计划,一天最多排放500吨处理水,因此单纯计算可知至少需要50000吨(约50个标准储罐)的容量,东电表示设置这样的设备“实际上很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