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中国存款利率改革加剧存款脱媒 中小银行负债质量面临考验
路透北京6月23日 - 中国最新调整存款利率定价方式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短升长降”,这虽有助于银行负债成本下降,但同时也降低了长期限存款类产品吸引力,并促使资金向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的迁移。
从存款类型上看,上述脱媒进程的加剧,将使得“优质”的一般存款转为“劣等”的非银同业存款或企业活期存款,令银行流动性管理指标恶化;尤其对中小银行而言,其负债端的稳定性将被削弱。
“如果要量化对负债端成本的作用,大概在2-3bp(基点),”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称,“(存款利率定价方式调整)更多是一种政策导向,长期存款的价格被打下来,但投票权在客户身上。”
招商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对路透表示,从其调研情况看,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在个人存款中,中长期限定期存款占比较高(如达到50%),这类存款产品价格下调后吸引力下降,资金流向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的现象或加剧。
“不少三年期的产品给到了4.1%的收益率,比很多资管产品收益都要好,且安全性很高,“他称,但这类产品利率下调后,资金流出银行的规模目前尚难测算。
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因收益率有所回升,货币基金增长规模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廖志明认为,这意味着资金已经在流出银行。
中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周一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将原由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这也印证了路透本月稍早的消息报导。
利率自律机制并称,新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实施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有升有降”,半年及以内的短端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的自律上限有所上升,一年以上的长端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下降。
据国内媒体报导,具体而言,本次调整后国有银行要比其他银行的利率上限更低,其中四大行和其他机构的活期存款加点上限分别为10个基点(bp)和20bp;定期存款中,四大行和其他机构的加点上限分别为50bp和75bp;对于大额存单,四大行和其他机构的加点上限则为60bp和80bp。
**存款“质量”随之降低**
而在长期限存款的数量下降后,存款的“质量”也随之降低。
“结构性存款被打击后,银行加大了对大额存单和定存的补贴力度。打击了长期大额定存后,资金一个可能的路径就是资金会流向非银机构,再由非银机构经由投资或融资的方式,变成非银同业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两者都是‘劣等’负债。”一位中小银行人士称。
他表示,“劣等”指的是效用较差。如在流动性匹配率指标的加权资金来源中,3-12个月的各项存款和同业存款折算率分别为70%和30%,12个月以上的两类存款折算率虽然均为100%,但根据127号文,除同业借款业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年外,其他同业融资业务最长期限均不得超过一年,意味着对于发行同业存单或同业拆借融入的资金100%的折算率实际“无效”。
该人士并指出,银行持有太多劣等负债就会让自己的流动性管理指标变差,大量吸收长期限的同业存款或存单就成了为数不多的出路,但负债结构也将会恶化。
另一位中小银行人士表示,中小银行产品本身与大行相比吸引力有限,以往都是靠一些优惠活动揽储;此次存款利率上限调整后,可能会通过加大优惠活动的力度予以对冲。
光大证券报告指出,一年以上存款利率下调后,对国股银行影响不明显,但可能影响中小行吸收存款能力,城农商行负债在“量”“价”之间面临再平衡。
**不同银行,不同策略**
对于此次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调整,不同的银行因客群不同,存款价格变动的边际效应并不一样,变动的策略也因“行”而异。
根据最新的存款产品利率表,素有“零售之王”之称的招商银行部分存款产品利率已经低于一些国有大行。
如定期存款中“整存整取”的产品,对于50元起存金额,招行全面低于工商银行;大额存单方面,20万起存、三个月到期的产品,招行年利率为1.65%,低于工行的1.7%。
表格:存款利率定价方式调整后工行和招行定期存款(整存整取,起存金额50元)利率对比:
存款期限 三个月 六个月 一年 两年 三年 五年
招商银行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工商银行 1.60% 1.80% 2% 2.60% 3.25% 3.25%
“这就是招行零售存款付息率只有1.2%左右的底气,客户不会因为单一产品的价格而离开。”前述银行业资深人士称。
廖志明表示,银行的定价策略与其负债情况息息相关;招行零售客户基础较好,大量的客户对利率比较敏感,主要购买各类资管产品,存款端活期占比很高,与大行的情况有差异。(完)
审校 张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