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8T09:43:23Z

路透上海6月28日 - 标普信评周一发布报告称,2020年以来,为应对个别地方国企发生债券违约,多个省份在地方国资委的牵头下成立了稳定基金。这些基金规模比较有限,无法一次性解决所有国企的债务问题,但可以为国企争取到一定的时间来实现基本面的改善。

报告指出,国企信用保障基金的成立体现了国资委对区域内国企债务风险的重视,和对债务问题化解的努力,用长期限、低成本的资金来代替企业一部分短期限、高成本债务,帮助企业度过流动性难关,争取时间改善经营状况,维护投资者信心,该举措对部分国企的信用质量而言是一个积极的因素。

总规模达200亿元的天津国资高质量发展基金日前成立,首期50亿元资金已完成认缴。河南此前设立300亿元人民币信用保障基金,用于河南省属国企的债务风险化解及增信。

标普信评表示,各地政府设立的基金种类存在一定的差异,专门为保障债务兑付的基金对区域内国企信用的促进作用会更好。尽管基金运作的方式披露不多,从信用的角度来说,支持的时效性更加重要。

“在我们看来,有如下特征的基金能够为债券投资者带来更多的信心: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明确的支持条件,事前积极的介入。违约后债务的清偿对信用的帮助作用不大。”报告称。

2020年7月,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31家中央企业共同出资发起设立央企信用保障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按照“有限救助、应急保障、风险可控、市场运作”原则运作管理,防范化解央企债券风险,提升央企整体信用,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去年9月河北建投集团牵头发起设立河北省国企信用保障基金,基金总规模300亿元;曾有媒体报导称,此前冀中能源集团一度出现债券技术性违约,是河北省政府帮助其从该国企信用保障基金中调拨了资金。此外,近期广西国资委也召开了研究建立监管企业信用保障基金的会议。

标普信评并认为,对产业类国企的信用分析,基本面仍然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从长期来看,整体债务的化解需要依托企业自身业务竞争实力的提升。政府对国企的支持还将带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将国企信用和政府信用划等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