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2021 - 15:10

中澳关系:堪培拉地处一场全球较量的前哨

《费加罗报》文章以《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此前对澳大利亚发出的导弹威胁开篇,指出,这种火药味甚浓的发言反映出北京与堪培拉不断恶化的双边关系。一名澳大利亚将军近日也向部下表示,与中国发生冲突是很可能的事。文章写到,堪培拉是一场全球较量的前线哨所。中国的经济优势使得双方你来我往的谴责与制裁越发粗暴。法国里尔天主教大学教授Barthélémy Courmont指出,北京对西方已经没有什么期待,对澳洲的行为方式是一次试验。学者Philippe Chalmin也指出,中国把澳大利亚当作替罪羊,想让西方看到,批评中国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文章指出,澳大利亚既是西方阵营成员,又很在意它的亚洲地理根基。既不想否定与美国的伙伴关系,也不希望成为华盛顿与北京较量的前线。 Barthélémy Courmont认为,澳大利亚是四国联盟的薄弱环节。华盛顿应当保证对堪培拉的主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5月中旬曾表示,美国不会让澳大利亚独自面对中国的经济胁迫。

米日阿依·艾尔肯之死是中国跨越国界屠杀政策的写照

《解放报》关于维吾尔族女青年 米日阿依·艾尔肯的报道写到,这名青年研究员的死亡是中国跨越国界的极权和屠杀政策的写照。文章介绍指出,29岁的米日阿依·艾尔肯原本在日本奈良一间著名的科技大学读研究生。2019年6月18日,这位带着眼镜、笑容腼腆、一脸孩子气的女子自东京启程,准备返回新疆探望父母。临行前她发出短信表示,她自幼就被教导孩子应当在父母身边尽孝。请放心,倘若她死了,倘若还有坟墓,请为她在墓前摆放一束红牡丹。当时,对于海外维吾尔人来说,返回新疆十分危险。但她的母亲此前请求她回家,并寄钱给她购买机票。她入境之后被没收了护照,并被监视居住。2020年2月她被逮捕,同年12月20日,她在喀什附近一家拘留中心死亡。相关消息今年3月初传出,自由亚洲电台5月20日才通过情报部门证实她的死讯。这篇报道指出,自2017年起,无论是在法国,还是在加拿大或其它国家的海外维吾尔人都曾收到家属来电,要求他们回国。对于这些远离家乡、孤独无依的年轻人来说,家人的请求犹如一种煎熬,因为维吾尔文化十分重视家庭,重视对父母的顺从。那些因为不知情,或者因为绝望而听从家人劝说的人来说,那几乎是通往地狱的单程旅行。而对于努力要消灭维吾尔千年文化的中共当局来说,米日阿依·艾尔肯正是目标。她学习优秀,掌握维吾尔语、汉语、日语和英语,在上海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后,又在日本获得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她不忘佩戴维吾尔人头巾。在日本攻读博士的同时,也业余为流亡维吾尔人家庭的孩子教授维语。她是曾留学美国的著名维吾尔族语言学家阿布都外力-阿尤普的侄女。阿布都外力-阿尤普因为筹款开办维语小学,而在2013年被捕,并遭受酷刑。出狱后,他流亡挪威,继续为维语教学呼吁。

根据《解放报》这篇报道的介绍,米日阿依·艾尔肯抵达上海后,才得知自己的父亲已被以煽动恐怖活动罪名判刑14年。她于是躲到广州,母亲来与她见面后,她决定不去新疆,重新返回奈良。但新疆当地警察得知了她的消息,奔波4000公里赶到旅店,没收她的护照,要求她签字承诺,返回家乡。2020年2月她被逮捕后,再无音信。家人在当年12月20日才得知她的死讯。她有可能是在一次审讯过程中死亡。那时她30岁。她的死讯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传出的时候,当地警方曾要求她母亲拍摄录像,声明此前隐瞒了女儿患病的消息,说女儿在家中死亡。但不知什么原因,警方后来放弃了录像拍摄。身在挪威的阿布都外力-阿尤普表示,他自2016年起揭露新疆正在发生的情况,他的好友因此被判刑15年,此后,他的兄弟姐妹、表兄妹、甚至远亲都先后被捕。如今他又失去十分宠爱的侄女米日阿依。他没能救出任何人,感觉无法面对自己。

6月8日全国性大报头版主题各有侧重。右翼倾向的《费加罗报》凸出重新提交法国国民议会讨论的包含对所有女性开放医学辅助生育的生物伦理法案;左翼倾向的《解放报》以大版篇幅揭露法国商业律师楼内部运作对劳动权利的倾轧;天主教报刊《十字架报》聚焦数月以来困扰西班牙南部自治区加那利群岛的非法移民问题;财经报刊《回声报》将法国监督市场竞争环境部门对美国网络巨头谷歌独霸市场行为的罚款措施放在头版头条;法共《人道报》则特别关注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政府间的紧张关系。在国际版,各报关注的话题还有法国与土耳其试图缓和紧张的双边关系、非洲伊斯兰基金团体博科圣地头领死亡、中东地区东耶路撒冷的紧张关系、美国加强应对网络安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