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通向犯罪还是自由? - 法国报纸摘要

世界报今天更新的有关虚拟货币的报道,标题为“比特币,犯罪的虚拟货币,还是自由的虚拟货币?”当中以中国禁止使用虚拟货币在银行进行交易为例,称此方式,是“打击虚拟货币犯罪的有效策略,即窒息法”。“窒息法”的原理,是“阻止虚拟货币变现”,但如此一来,“虚拟货币的拥有者,身份就和无法洗钱的黑手党,或者提着瑞士金条保险箱的诈骗犯,并无二致了”,因为三者都无法将财富变现。世界报指出,中国已经开始使用这种针对虚拟货币犯罪的“窒息”法打击政策,美国暂时还没有这么做,不过拜登政府有意要求报税人在涉及所有超过1万美元的资金转移情况下,将详细情况上报税务部门。
为了让虚拟货币“窒息法”效果更明显,世界报指出,像埃隆-马斯克这样宣布不能使用比特币来购买特斯拉,这种消息,也十分有效。因为“这种做法,打击的是可能出现的一种交易生态圈,在该生态圈中,虚拟货币可以购买一切”。
不过,世界报也指出,在两种情况下,虚拟货币可以体现出创立者们真正的初心:一是把个体从国家铸币的过高特权里解放出来,例如塞尔瓦多,该国从6月9日起宣布比特币为合法货币,和美元并肩,以此来缓解大量民众没有银行账号的问题;二是无需经过美元或者欧元就能进行交易,例如委内瑞拉,那里的人们使用虚拟货币的比例排在全球前列,借此缓解超级通货膨胀带来的储蓄缩水。世界报强调,尽管虚拟货币有着不稳定等缺陷,但把不稳定的虚拟货币和一直贬值、年通胀达到3000%的委内瑞拉货币玻利瓦尔放在一起相比,哪一个更糟糕,真的说不好。更何况,近期的比特币大跌,也没有跌过玻利瓦尔币的贬值速度。从这一角度来说,比特币没有以物易物的麻烦,没有藏在床垫下的美元发霉或者被虫蛀的风险,也不像金条那样容易被偷,因此若仅是如此,那么虚拟货币并不是犯罪渠道,而是通向自由的渠道。
只是,根据比特币交易分析公司Chainalysis的年度报告,仅2020年全球的加密货币犯罪涉案金额就高达100亿美元。虽然近几年来,加密货币犯罪金额与占总交易金额的百分比都有减少,但由于全球热潮之下,其使用者基数庞大,因此许多国家不可避免地面临货币主权受到威胁的局面。
然而国家政府及更加可靠吗?世界报指出,从18世纪路易十四债务清算的泡沫事件,到大革命债务清算,再到魏玛共和国留下的超级通胀,或者红色高棉、委内瑞拉、津巴布韦等政局动荡下的恶性通胀…每一次都需要掩盖真实存在的债务,因此要大量印钱。如今投资者们想要避免受到财政政策影响的规避途径,而比特币又数量有限,因此人们对经济的担心多一分,比特币的需求就多一分,其价格就会高涨一分。“所以,就算是各个国家的政府谴责比特币这种投机的途径,那么又是谁,在源头上制造了投机的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