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向學校發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課程和評估指引,課程分為三大主題,分別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及「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各佔約50小時課時,以加強學生認識法治和國情,建立國家觀念及明白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指引又提到,教師應善用教科書,指互聯網及社交媒體湧現大量資訊,真偽資訊交雜,教師和學生在選取資訊時,必須謹慎識別及評估資訊的準確性及可靠性,當發現資料出處來歷不明、應避免過早作出個人評論。另外,在選擇報章或不同網站提供的資訊時,要讓學生了解這些資訊提供者的背景及立場,避免他們不經意地受其言論取向影響。

當局又說,公民科教科書將納入評審機制,局方已向出版社提供指引,預計經評審的中四和中五級課本將一併於明年推出,讓學校於2022/23學年選用,至於以往為通識科編製的教材,部分內容亦切合公民科的課程,學校可繼續適當地選用。

在考核方面,公開考試只設一份卷,以資料回應題為主,成績匯報只設「達標」和「未達標」等級,內地考察和相關的專題研習方面則不涉及公開評核。

另外,教育局會向每所公營中學及直接資助計劃中學發放30萬元一筆過津貼,支援教師教授公民科和開展相關活動,包括資助學生及教師前往內地,參加考察活動,校方亦可以運用津貼,舉辦校本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