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李紹嬅隨公幹的丈夫,從台灣到北京生活,她幾年前開設了一間咖啡屋,教聽障人士烘焙。她說捐助是永無止境是事,唯有幫殘疾人士自力更生,才可以徹底幫助他們。

她說期間面對的困難非常多,4年間曾培訓40多個學員,當中只有3人願意堅持,因為領取捐助比學新技能容易。她的咖啡屋在去年正式登記成為社企,聘請這幾名聽障人士,除了餅房,亦有門市售賣餅乾。

李紹嬅說,社企概念在台灣已經發展一段時間,來到北京則不太順利,不時惹來被指牟利的批評。曾經在推銷學員製作的餅乾時,被反問「這是公益還是功利?這是在盈利嗎?」。她估計是社企概念在大陸仍未普及,缺乏信任而引致質疑。 

北京市民天娜說,過去一直透過捐錢幫助弱勢社群,但發現善款曾經被挪用,失去信心,之後不再捐錢。後來認識了李紹嬅的社企,認同社企自力更生的概念,由當初做咖啡屋義工,現時成為這家社企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