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宣布,全國第三級警戒延到26日,餐飲場所符合指揮中心指引可開放內用,例如實施用餐梅花座、架設隔板等。圖為統一時代百貨美食街。中央社記者施宗暉攝 110年7月8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宣布,全國第三級警戒延到26日,餐飲場所符合指揮中心指引可開放內用,例如實施用餐梅花座、架設隔板等。圖為統一時代百貨美食街。中央社記者施宗暉攝 110年7月8日

(中央社網站)國內COVID-19防疫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26日,餐飲業者7月13日起有條件開放內用,不過地方政府因應疫情需要有不同管制措施,例如新北市維持全面禁止內用。究竟「微解封」後餐飲業要遵守哪些防疫指引?哪些縣市仍不開放內用?以下整理不斷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餐飲場所內用指引

適用範圍包含全國餐廳、傳統市場及夜市、百貨賣場美食街、美食區等。

1. 人員管制:工作人員必須造冊、分流上班、進行健康監測及下載台灣社交距離App;顧客要採實聯制、用餐保持距離,限制容留人數。

2. 場所管制:環境要定期清潔消毒,內外場工作人員必須戴口罩、面罩及帽子,座位必須採梅花座、設置隔板或保持1.5公尺防疫距離。

3. 服務管理部分:供餐方式要採套餐或盒餐,自助餐由專人服務,鼓勵付款採零接觸支付方式。

此外,部分場所也有特別限制,例如百貨賣場美食街不得提供酒精飲料;傳統市場及夜市禁止試吃活動、禁止邊走邊吃。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在遵守3原則下,有條件開放民眾內用,但地方政府有裁量權,可視疫情狀況決定是否開放。

台北市

市長柯文哲指出,就科學角度來看,脫下口罩群聚吃飯還是很危險,應放在「微解封」最後階段,市府內部討論後預計9日對外說明。

新北市

市長侯友宜9日表示,新北市是疫情重災區,仍有隱形社區傳播鏈,目前不宜開放三級防疫管制,因此餐飲業全面不開放內用。

桃園市

夜市7月13日起開放,將實施人流管制,須遵守用餐區隔板、排隊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規定。

市長鄭文燦9日表示,百貨公司餐廳、美食區、美食街等,內用要遵守分餐不共餐、梅花座、座位減半等必要防疫規定。鼓勵民眾外帶餐廳飲食,桃園將會在目前指標性群聚案的社區風險降到最低後,實施內用規範,也會參考北北基政策來推動。

宜蘭縣

羅東鎮公所8日表示,羅東夜市用餐環境不如百貨公司寬廣,因此「只外帶、禁內用」將持續到三級警戒解除。

嘉義市

嘉義市文化路夜市攤商、嘉樂福與彌陀夜市將於13日復業,均採取「外帶不內用」。

屏東縣

屏東縣政府表示,微解封原則上依中央指引處理;不過,墾丁大街、夜市等攤位一律外帶,縣府將視情況滾動式調整。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表示,13日起餐飲業依中央指引有條件開放,並一律採套餐式內用。(編輯:林廷軍、徐子苓)11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