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同茲基金會網站上線 「星星之火」影片談新聞使命與挑戰[影]

(中央社台北12日電)一個為紀念中央通訊社在1932年改組後首任社長蕭同茲的網站今天正式上線,同時推出「星星之火:新聞人的一生志業」影片,請文化部長李永得和多位新聞界前輩、現任主管評論新聞媒體的使命以及在數位時代面臨的挑戰。

曾任自立晚報社長的前任監察委員吳豐山在影片中指出,不論在什麼時代,媒體的核心價值始終都是以公正、正確的報導滿足閱聽人知的權利,而形成輿論,推動國家社會的進步。
李永得說,言論的多元化必須保障,也要能保障認真專業去做新聞的人,因為他們代表社會的良知,他們對社會大眾、公民社會以及人類文明發展具有貢獻,不能讓媒體的生存空間被壓制到無法生存。
他說,政府的責任是建構更公平、合理的環境,但每家媒體各自要求生存,還是必須找到自己的立基點。
曾任中央社社長的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說,新聞是一種信任的商品,閱聽眾跟媒體之間必須要有信任度,少了它,就可能影響新聞的存在價值、甚至經濟價值。因此他覺得信任挑戰對新聞產業的衝擊可能更大。



中央社董事長劉克襄說,「星星之火」請到麼多媒體先進和在職主管針對現今新聞工作的困境闡述經驗,這還是首次。他從訪談看出資深媒體人依舊滿懷熱情和信念,不曾放棄希望,他說,或許這也是媒體人最大的特質和與眾不同之處。
中央社社長張瑞昌表示,重建社會大眾對媒體的信任感已成為當前媒體人的共識,也是新聞工作者責無旁貸的使命。尤其在假訊息充斥的當代,提供正確、即時、客觀、翔實的新聞,更是贏得閱聽人信賴的基石,中央社將一秉初衷,在各界鞭策下,持續扮演領頭羊的角色,善盡國家通訊社的責任。
蕭同茲小檔案
- 湖南常寧人,1895年11月4日出生,1973年11月11日逝世。
- 湖南省立甲種工業學校畢業,1932年奉派為中央通訊社社長,1950年中央社改組,改任管理委員會主委,1964年退休;主持中央社社務達32年,有「中央社先生」之稱。
- 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世新大學創辦人成舍我籌備創校時,蕭同茲為發起人之一,並被推選為董事長。
資料來源: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
葉明勳小檔案
- 1913年9月25日生於福建浦城,先後畢業於英華書院及福建協和大學
- 1944年加入中央通訊社總社,1945年8月奉命為中央社台北特派員,10月5日隨國府前進指揮所首批人員抵台,接收日本台灣共同社
- 葉明勳歷任中央社台北分社社長、中華日報社長、自立晚報社長、文星雜誌發行人,參與創辦世界新聞大學、台視公司,任董事長、董事會長駐監察人等職;長年參與新聞評議人小組、台北市記者公會等。解嚴後,曾任行政院二二八專案小組共同召集人
在「星星之火」影片中,曾任中央社董事長和新聞局長的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蘇正平勉勵新聞從業人員不要氣餒。他說,「就是要活出一個像樣的新聞人…,對自己的期許是非常重要的。」他並說,不論是新聞人或是媒體經營者,「風格是很重要的。所謂風格就是在不理想的環境下,我們怎麼做到最好」。




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現任董事長葉文立是葉明勳的兒子,他在基金會網站上發文說,蕭同茲擔任中央通訊社社長18年期間,聚集一批文筆快捷、兼通多種語言的青年新聞人,他們不計功利,克服困窘,把訊息的生產與傳播開發成為國家與國人服務的專業。
本身是台灣廣告界資深前輩的葉文立說,基金會是以紀錄片以及網站的形式延續蕭同茲的傳承,他希望這個網站可以憑藉「星星之火」,「在這個轉型的時代點燃我們的反思」。
除了蕭同茲先生文化基會網站對外公開,紀念葉明勳的網站也同時上線,二者相互連結。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於1974年11月由葉明勳創辦,宗旨包括新聞學術研究與獎勵等。(編輯:陳正杰)11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