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14日上午6時至8時許一連發生22起地震,花蓮市一間民宅疑因老舊,原本就有水泥剝落問題,地震後大塊鐵片、水泥掉落路面,所幸沒有造成傷亡,現場放置三角錐警示。(民眾提供)中央社記者張祈傳真 110年7月14日
花蓮14日上午6時至8時許一連發生22起地震,花蓮市一間民宅疑因老舊,原本就有水泥剝落問題,地震後大塊鐵片、水泥掉落路面,所幸沒有造成傷亡,現場放置三角錐警示。(民眾提供)中央社記者張祈傳真 110年7月14日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4日電)花蓮今天上午6時至8時許一連發生22起地震,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今天的群震屬於7、8日的餘震,未來一週可能還會有餘震,且不排除會有規模5.0以上。

根據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今天自上午6時52分起至8時50分,花蓮已連22震,規模介於5.2至3,地震深度為5至11.8公里。累計規模4以上的地震達8次。

其中最大的是上午6時52分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南偏西方5.1公里,地震深度5.9公里,規模5.2,花蓮最大震度為5弱級。

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今天的地震是7月7、8日雙主震的餘震,其實以有感地震來說,10日、11日、13日都有發生,但到今天上午爆發群震,都認為是7日之後的餘震。

影片來源:CWB氣象局

陳國昌進一步說明,這個地區的構造,是南北走向破碎帶,橫跨範圍約10公里,所以震央位置有的在壽豐、吉安,或是這一帶的近海,都是相同構造的淺層地震,也因為是淺層,所以震度衰減快,其他地區雖然台中、嘉義以北都有感,但震度都較小。

陳國昌表示,以往餘震也有群震的形式,但沒有像這次這麼異常,不但次數多,而且還分批,是比較罕見;未來一週可能還會有餘震,且不排除會有規模5.0以上。

陳國昌說,今年規模超過5的地震已經有22起,上半年發生次數已接近長期平均值23至25個,且發生的地區8成以上都在花蓮。

陳國昌強調,花蓮地區民眾也不需要擔心,從幾10年地震歷史來看,規模5.5以下相當多,以上就很少,所以這部分沒有想像中這麼擔憂。

陳國昌解釋,這個地區非常破碎,又是板塊轉彎、隱沒處,所以累積、釋放能量多,有時會有異於平常地震發生的狀況,但要發生非常大規模的地區機會低,能夠釋放能量都是好事。

陳國昌進一步說明,從1973年以來,花蓮地區規模超過5.5的地震只有4次,規模6以上只有1次,雖然地震頻繁,但較大的比較少見。

至於一開始有地震發布時間延遲的情況,陳國昌指出,由於一開始是很多地震密集,人員定位不易,反而會有後面發生的地震先發布,前面發生的後來才發布,處理上會多花一點時間。(編輯:張芷瑄)1100714

花蓮縣吉安鄉14日上午6時52分發生芮氏規模5.2地震,地震深度5.9公里。(圖取自中央氣象局網頁cwb.gov.tw)
花蓮縣吉安鄉14日上午6時52分發生芮氏規模5.2地震,地震深度5.9公里。(圖取自中央氣象局網頁cwb.gov.tw)
花蓮縣吉安鄉14日上午6時52分發生芮氏規模5.2地震,最大震度5弱。(圖取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LINE帳號)
花蓮縣吉安鄉14日上午6時52分發生芮氏規模5.2地震,最大震度5弱。(圖取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LINE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