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教機構13日起微解封,員工、第一線人員若有1人確診,或確診者與場館有直接關聯,場館將關閉2週進行清潔消毒。圖為高雄市立圖書館河堤分館戶外取書站。(中央社檔案照片)
社教機構13日起微解封,員工、第一線人員若有1人確診,或確診者與場館有直接關聯,場館將關閉2週進行清潔消毒。圖為高雄市立圖書館河堤分館戶外取書站。(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8日電)社教機構13日起微解封,教育部近日公布防疫管理措施,包括管制人流等,員工、第一線人員如有1人確診,或確診者與場館有直接關聯,場館將關閉2週進行清潔消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告,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全國第3級警戒延到7月26日,7月13日起可有條件適度放寬部分管制;教育部也宣布,在符合相關防疫規範下,將適度放寬社會教育機構等場域,同時研擬相關管理措施。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公私立社教機構防疫管理措施,社教機構應於服務台、展場出入口、洗手間、哺集乳室等民眾頻繁進出空間,設置酒精消毒液,並每天進行公共區域、密閉場所展演空間、電梯或手扶梯、廁所、設備等清潔消毒,每場次活動前後或進場前、散場後也需清潔消毒。

在場域管理上,教育部指出,圖書館全區公共區域仍暫停開放,但於不影響防疫安全前提下,可開放單一窗口提供讀者借閱相關服務(以讀者不入館為原則),規劃適當動線,提供讀者便捷取書,如圖書館未提供外借,依各館規定辦理。

至於社會教育館、科學教育館或科學類博物館,教育部表示,應採採預約制,原則以2小時為一個時段,各單一出入口館舍依總活動面積每小時每2.25平方公尺1人來計算管控人流,同時段最高不得超過100人,並應做好分流、動線規劃,如設有座位,應採間隔座或梅花座。

社教機構對入場民眾應採實聯制,並量測體溫及提供酒精消毒等防疫措施,同時要求民眾佩戴口罩;如遇發燒者,則協助辦理退票離場,如發現進入場館的民眾有呼吸道症狀,應立即確認狀況,如有必要應請民眾離場,並協助辦理退票。

教育部提到,社教機構員工、第一線服務人員若有1人確診,或確診民眾與該場館有直接關聯,該場館(含館內餐飲設施)原則關閉2週進行清潔消毒,且增加清潔消毒作業頻率,至少1日2次(含)以上,後續視疫調情形再評估是否開放。(編輯:卞金峰)11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