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26日電)為了防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爆發,中國金融監管系統提出更多措施,包括施壓中止具債務風險的地方政府融資案,業界人士表示,雖然目前各機構的執行尺度仍不一致,但整體氛圍已經大不相同。

證券時報引述多名機構業務人士表示,多家銀行保險機構正加緊與財政部測試監測平台。今後,銀行保險機構向地方政府相關客戶提供融資前應查詢上述監測平台,對承擔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客戶,銀行保險機構不得新提供流動資金貸款或流動資金貸款性質的融資。

報導說,雖然上述監測平台帳戶尚未向機構開放,但是許多機構已經開始按照標準操作執行。有機構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上出現不少因融資方存在隱性債務被暫停放款項目—即便募集資金已到達機構帳戶。而如果擔保人涉及隱性債務,相關項目也存在被中止的風險。

有機構人士表示,北京轄區信托公司有多個地方政府平台項目因擔保人涉及隱性債務被中止。該人士還表示,「目前各地區各機構對管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新規的執行尺度不盡相同,但整體氛圍已與此前大相徑庭。」

一名股份制商業銀行審批部門人士也透露,「目前我們還在解讀消化最新的監管政策,但近期本行確實有地方平台項目因隱性債務被叫停。」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為25.66兆(約新台幣111.24兆元),加上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債務餘額20.89兆元,全國政府債務餘額為46.55兆元,占國民生產毛額(GDP)的比重為45.8%,低於國際普遍認同的60%警戒線。

盡管如此,業界普遍認為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值得警惕。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主要是以各種融資平台作為載體,透過多種形式舉債形成。這部分債務多數沒有納入政府債務限額管理,且其舉債行為並不規範,不乏違規甚至違法情況。

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規模究竟有多大,目前尚無精確統計。報導引述中誠信國際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全國存量城投債(市政債)餘額共9.15兆元。從債券期限看,以3至7年期為主,存量城投債餘額續創歷史新高。(編輯:翟思嘉/周慧盈)11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