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要财经新闻一周回顾
-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7月12日-16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政治/外交】
--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禁止所有来自中国新疆的产品进口
美国参议院通过禁止从中国新疆地区进口产品的立法,这是华盛顿就美国官员所称的中国对维吾尔族和其他穆斯林群体的持续种族灭绝行为而对中国采取的最新举措。
--《焦点》美国警告未退出与新疆有关供应链和投资或面临违反美国法律高风险
美国政府对企业发出进一步警告,称因中国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和侵犯人权的现象,与中国新疆有关的供应链和投资风险加剧。
--新疆政府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在人权问题上搞政治操弄,停止打压新疆光伏产业
针对美国此前制裁中国光伏企业,新疆政府最新发布声明,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在人权问题上搞政治操弄,“立即停止散布所谓‘强迫劳动’的谎言和虚假信息,立即停止打压新疆光伏产业的恶劣行径。”
--《焦点》美国以新疆议题为由再将14家中国实体列入黑名单
拜登政府将14家中国公司和其他实体列入经济黑名单,因它们涉嫌在新疆侵犯人权和实施高科技监控。
--美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国商务部称坚决反对
就美国商务部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国商务部回应称,这是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是对国际经贸规则的“严重破坏”,中方坚决反对。
--美国将就香港问题制裁中国官员,并警告国际企业注意形势恶化--消息
两位知情人士告诉路透,因北京镇压香港民主,美国准备在周五对数名中国官员实施制裁,并警告在香港开展经营的国际企业情况正在恶化。
--美众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通过对抗中国的《鹰法案》,共和党人未予支持
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周四推进旨在提高与中国竞争力的立法。但此举没有得到共和党人的支持,他们反对一些与气候有关的条款,并称该法案对中国政府过于软弱。
--中国商务部:中美双方应共同努力创造氛围和条件,推动经贸协议的落实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称,中美双方应共同努力创造氛围和条件,推动经贸协议的落实。
--拜登提名前国防部官员Estevez出任商务部次长,掌控对华技术出口政策
美国总统拜登提名前五角大楼官员Alan Estevez担任美国商务部负责工业和安全事务的次长,这是美中科技大战中的一个关键职位。
--美国政府有关中国投资风险的新指引也寻求解决渔业强迫劳动问题--贸易代表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表示,美国关于与新疆相关的供应链和投资风险的新指引也寻求解决其他领域的强迫劳动问题,比如渔船上的强迫劳动。
--就美军机降落台湾中国国防部严重关切,称将采取一切措施粉碎“台独”图谋
就美国军机降落台湾,中国国防部表示对此严重关切,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保持高度戒备态势,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
--中国南部战区:美军“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擅闯西沙领海,对其跟踪监视并警告驱离
中国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表示,对于美军“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7月12日未经中国政府批准,擅自闯入中国西沙领海,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
--美运输机降落台湾,人民日报评论奉劝美国及早放弃借台湾问题遏制中国妄想
针对美国一家运输机降落台湾,人民日报周五评论称,美国必须明白,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余地和退让空间,奉劝美国不要继续误判形势,及早放弃借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妄想。
--中国奉劝美国等停止在新冠溯源问题上搞政治操弄、甩锅推责--外交部
针对有48国致函世界卫生组织(WHO)反对将新冠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四晚间回应称,奉劝有关方面停止在溯源问题上搞政治操弄,停止利用溯源问题甩锅推责,停止蓄意破坏国际溯源研究合作。
--中国外交部:习近平将于周五以视频方式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7月16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巴基斯坦巴士爆炸已致九名中国公民死亡,中国驻巴使馆提醒加强项目人员安全
针对巴基斯坦巴士爆炸造成中国公民死亡,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发布声明称,目前已造成九名中国人员、三名巴基斯坦人员遇难;并提醒在巴中国公民、企业、项目务必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加强项目人员安全,严密防范,非必要不外出。中国外交部称中方将派遣工作组赴巴负责协调应对。
--王毅:中印关系仍低谷徘徊不符合双方利益,中方对中印关系战略判断没有变化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称,去年9月以来中印边境地区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中印关系仍在低谷徘徊,这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他表示,中方对中印关系的战略判断没有变化,两国是伙伴,而非对手,更不是敌人。
--FCC投票通过补偿美国运营商移除华为等中企设备费用的计划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一致通过一项19亿美元的计划,为运营商从网络中移除华为和中兴等被视为国家安全威胁的中国公司的电信网络设备提供补偿。其中主要是美国农村地区的运营商。
--中国新任驻英国大使郑泽光:中国对英国不构成威胁
中国新任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表示,中国不是英国的威胁或对手,所以应该扩大合作。
--日本对台海危机发出警告,美中竞争风险与日俱增--防卫白皮书
日本在年度防卫白皮书中表示,随着地区力量平衡向北京倾斜,围绕台湾的军事紧张局势日益加剧、以及中美之间的经济和技术竞争,都威胁到东亚的和平与稳定。
--朝鲜与中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60年,双方承诺加强合作--朝中社
朝鲜中央通讯社周日报导,在朝中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60年之际,朝中两国领导人互致讯息,宣示将强化合作。
--加拿大法院不允许华为孟晚舟在美国引渡案中使用汇丰文件
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先前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将她的法律团队从汇丰银行收到的大量文件列入她美国引渡案的证据,此一申请周五遭一名加拿大法官驳回。
【经济】
--中国总理: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加强区间调控做好跨周期调节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统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经济运行,着力保持在合理区间,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增强前瞻性精准性,加强区间调控,做好跨周期调节。
--中国国常会:对审计发现的违规倒卖大宗商品问题线索要一查到底,严肃追责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针对审计发现的违规倒卖大宗商品,偷逃税款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要一查到底,严肃追责,以儆效尤;落实到位已确定的减税降费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等措施,决不允许侵占挪用民生资金。
--《热点聚焦》中国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或已接近尾声
从中国高层近期表态和实际操作来看,中国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或已接近尾声,中国已率先政策恢复常态,在全球宏观政策中保持领先态势;宏观调控下半年将恢复稳健、“以我为主”,主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动适时预调微调。
--《综述》FED政策转向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比较小,中国央行将坚持“以我为主”
在美联储(FED)开始讨论缩表的时候,中国央行却意外宣布全面降准,中美货币政策出现明显分化也引发了市场担忧。不过在中国央行看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讨论对中国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的影响比较小,下一阶段中国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
--《分析》中国超预期降准反激发悲观预期,信号过多令人“看不懂”?
中国央行上周五宣布全面降准,无论是时间之快还是力度之大都“惊呆”了市场。在海外疫情再度扩散、欧美主要经济体复苏前景存疑背景下,中国央行是次政策调整反倒激发了市场的悲观预期,而其中释放的政策信号过多也令很多市场人士直呼“看不懂”。
--《分析》中国央行意外降准提醒人们经济仍然脆弱
中国央行意外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1,540亿美元)。此举提醒投资者,即使是大型经济体也可能在新冠疫情持续之际偶尔需要提振一下。
--《焦点》中国经济下半年面临修复整固,复苏不均衡政策要继续强调提振内需
最新出炉的二季度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保持稳健复苏的态势,6月单月工业、投资、消费数据增速虽有所回落但均高于预期。分析师认为当前国内经济复苏仍分化,中国经济下半年面临修复整固,仍需进一步夯实复苏基础,在政策面继续加大结构性支持力度。
--路透调查:中国二季度GDP增速料放缓至8.1%,四季度有望再降准50基点
路透综合51家机构预估中值显示,二季度中国经济料增长8.1%,下半年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主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企业利润并遏制制造业投资,消费持续低迷、并没有出现预期般的反弹,而且下半年出口增速也势必逐渐放缓。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要求有更多支撑经济增长的政策出台。
--《焦点》中国6月外贸表现亮眼但料下半年收敛,基数抬升致边际放缓
中国最新出炉的6月外贸数据的亮眼表现平添“意外之喜”,进出口增速双双超预期增长,抹去市场此前对低基数渐褪、国内局部疫情影响的担忧。随着全球经济渐进式复苏对外需形成支撑,分析人士预计,尽管下半年的外贸表现将有所减速,但整体高景气的惯性仍在。
--中国国务院:支持浦东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研究全市场实施注册制
中国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周四发布通知,推动上海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支持浦东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施路径,试点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使用人民币参与科创板股票发行交易;研究在全证券市场稳步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
--《综述》中国全国碳市场上线在即,发电先行石化、钢铁等高排放行业陆续跟上
中国备受关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在即,这是继2011年在北京等七省市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后,中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又迈出的实质一步。此次选择发电行业作为全国碳市场突破口,后续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亦将陆续跟上。
--《综述》地方忙打政策补丁叠加信贷收紧,中国楼市降温在路上
中国各地频繁给楼市政策“打补丁”,叠加涉房信贷收紧,一季度以来的调控效果显现,最新房价数据同环比双降至三个月低点,上半年投资、销售增速均进一步放缓,分析人士预计,信贷紧箍咒之下,市场整体预期将进一步回调。
--中国将对APP违规调用通讯录和位置权限等加大惩处,对重点企业开展“回头看”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将在常态化监管的基础上,适时针对重点问题、重点企业开展“回头看”,对反复出现违规调用通信录和用户地理位置权限等相关问题的企业,加大惩处力度,确保整改过的问题“不反弹、不反复”。
--芯片短缺等给中国工业带来压力,坚持适度超前原则推动5G网络建设--工信部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周五表示,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等问题都给工业经济运行恢复带来了新的压力,但中国有能力、有条件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国发改委:目标形成约6亿吨的煤炭储备能力,相当于年煤炭消费量15%
中国发改委表示,正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总的目标是在全国形成相当于年煤炭消费量15%、约6亿吨的煤炭储备能力。
--中国发改委已预备超千万吨煤炭储备投放方案,可依需随时投放--官媒
中国官方媒体--证券时报报导,国家发改委已提前制定国家煤炭储备投放预案,本次准备投放规模超过1,000万吨,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几十个储煤基地和有关港口,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投放市场。
--中国商务部:外贸形势错综复杂但机遇大于挑战,有信心实现全年量稳质升目标
中国商务部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展望全年外贸走势,中国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有信心实现全年量稳质升的目标;但也要看到,中国外贸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增多,贸易问题政治化倾向加剧。
--中国2021年夏粮总产量1.46亿吨同比增2.1%,夏粮播种面积扭转连五年下滑势头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比2020年增加296.7万吨或增长2.1%;其中,小麦产量13,434万吨,增加258.9万吨或增长2.0%。
--中国央企:上半年净利润首次突破1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速为20.6%--国资委
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称,中央企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1万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1.31万亿元、净利润1.02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速分别达8.7%、17.9%、20.6%。
--中国工信部:对未按照要求完成整改的48款APP进行下架
中国工信部发布通知,决定对48款APP进行下架,其中包括地藏伏魔录、十点聊天、作业精灵、极速体育、锁屏大师等。
--中国发布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禁止利用漏洞危害网络安全行为
中国工信部等日前发布“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网络产品安全漏洞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非法收集、出售、发布网络产品安全漏洞信息。
--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升级”,掌握超100万用户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须审查
滴滴海外上市后引发的中国监管风暴仍在持续中。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周六发布“升级版”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要求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着重审查核心数据或大量个人信息被国外政府影响、控制、恶意利用的风险等。
--中国发文推进外贸新业态,拟2025年培育10家出口超千亿元内外贸一体化市场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称,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积极发挥风险保障和融资促进作用;到2025年,力争培育10家左右出口超千亿元人民币的内外贸一体化市场。
【金融】
--《焦点》中国6月金融数据超预期但存隐忧,全面降准落地之快出人意料
中国6月金融数据整体全面超预期,但M1增速下滑显示微观经济动能不足。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国内宏观经济整体向好趋势不改,但结构性隐忧犹存,伴随央行“力度和时点均超预期”的全面降准,意味着政策为对冲经济下滑风险依旧防患未然。
--中国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预计社融将平稳增长--央行官员
中国央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称,从二季度的经济恢复和债务增长情况看,预计二季度宏观杠杆率将继续保持平稳;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服务好实体经济,预计社会融资规模将平稳增长,增速与GDP名义增速基本匹配。
--《综述》疫后复苏之年中资银行交上半场答卷,利润增速将回升但不良压力仍大
在新冠疫情冲击后的复苏之年,一度被“暴击”中国银行业有望交出亮眼上半场答卷。中国银保监会官员最新表示,上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较去年末小幅下降,而由于低基数效应,利润增速将会明显回升。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13家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首次公布--媒体
中国官媒南方网报导,中国央行广州分行首次公布粤港澳大湾区13家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细节。这是国内首个由区域统一组织、集中公开展示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模式。
--中国监管祭出金融版扫黑除恶新规,涉“黑恶”人员禁止参股银保机构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文称,坚决杜绝涉黑涉恶人员和组织参股、控股银行保险机构,坚决杜绝涉黑涉恶人员担任董事(理事)、监事、高管人员,坚决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向银行业保险业渗透。
--数字货币投资平台币世界宣布其App和网站在中国境内停止运营
中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效果持续显现。数字货币投资平台--币世界周四晚间公告,遵照中国央行营管部文件涉及虚拟货币领域的条款,配合监管部门的行业整顿要求,即日起其APP和网站在中国境内停止运营。
--在政府下重手前,中国的比特币算力份额就已大幅下降--研究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显示,早在中国当局最近对加密货币挖矿进行打击之前,中国在全球比特币算力中的份额就已急剧下降。
【固定收益】
--《分析》降准日中国央行续做MLF量缩价平,坚守稳健惟LPR下调预期未消
全面降准实施之际,中国央行对7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进行缩量平价续做,利率连15个月持稳,并连11日保持百亿逆回购操作。分析人士认为,MLF作为LPR利率锚价格保持平稳,表明监管层继续坚守稳健中性政策态度,但降准后一年期LPR调降预期未消。
--中国沪深交易所明确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等发行条件,优化募资使用要求
中国沪深证券交易所最新分别发布修订版特定、创新品种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指引,新增“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蓝色债券”“乡村振兴公司债券”等内容,并明确上述债券发行条件、募集资金用途及申报材料等要求,确保募集资金流向相关领域。
--《图表新闻》境外机构连三月增持人民币债券,中美利差攀升亦有助益
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趋势及中美利差6月来稳定攀升,境外机构投资者6月人民币债券增持规模环比继续小增。尽管在中债登增持规模环比略降,但若综合上海清算所数据在内,在增持同业存单带动下,6月境外机构在上海清算所债券托管量增加293亿元人民币,加上同期在中债登新增的366亿元,境外机构当月在银行间债市总增量为659亿元,较上个月的615亿规模继续稳步稍增,自4月扭转减持态势后,为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增持。
【外汇】
--《图表新闻》中国6月末外币存贷款规模均创新高,外币贷款或受FED紧缩扰动
中国央行公布,6月末外币贷款为9,473亿美元,创下纪录新高,当月增加102亿美元,为连续六个月实现正增长,这也是2014年3月以来最长的正增长纪录,上个月为增加139亿美元。
--《图表新闻》中国6月央行口径外占连三月增长,或为银行被动结汇给央行
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6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实现连续三个月增长,当月增加190亿元人民币,外占余额也回到16个月高位;不过从整体变动规模看,与月度人民币外汇市场即期成交量相比仍很小,并不能说明央行入市干预。
--离岸人民币:台湾6月底人民币存款2,412.37亿元,月增1.34%中止连三降
台湾央行公布,至6月底止,台湾银行业累计人民币存款为2,412.37亿元(含可转让定期存单),较前月增加32.01亿元或月增1.34%,中止连三个月下滑走势。
【证券/行业】
--《独家新闻》阿里巴巴和中国国企考虑竞购紫光股份股权--消息
据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和中国国有企业正在考虑竞购紫光股份的部分股权。紫光股份是一家云计算基础设施公司,这部分股权的售价至多可能达到77亿美元。
--阿里巴巴将投资大湾区创业基金,资助方案规模达20亿港元料明年中完成募资
阿里巴巴宣布,将以锚定投资者(anchor investor)身份投资AEF大湾区创业基金;该基金拟提供合共20亿港元融资方案,预计将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募资。
--《独家新闻》中国监管机构要求腾讯音乐放弃独家音乐版权--消息人士
两位知情人士告诉路透,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准备要求腾讯控股的音乐流媒体业务放弃独家音乐版权。
--中国市监总局叫停虎牙与斗鱼合并,腾讯回应称积极配合监管要求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称,对虎牙公司与斗鱼国际合并案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进行审查后,市场监管总局决定禁止腾讯申报的该项合并案。腾讯对此迅速回应称,将认真遵守审查决定,积极配合监管要求,依法合规经营。
--《热点透视》腾讯合并虎牙斗鱼案折翼,暴露科技业并购的软肋硬伤
一椿遭封杀的中国科技公司交易,暴露出在这个行业进行并购的软肋。中国的反垄断监管部门周末宣布禁止腾讯支持的两家视频游戏流媒体公司合并。这是监管机构将不再容忍那种创造出外卖平台巨头美团等科技巨擘的交易。对于腾讯创办人马化腾来说,更大的问题可能是公司过去的收购案重新遭到检视。
--《分析》比亚迪北美处境凸显拜登气候议程的中国难题
位于洛杉矶北部的比亚迪电动巴士工厂,看起来就像是拜登总统提出的未来愿景:电池驱动、美国制造、气候友好。但是,由于2019年的一项法律,中国比亚迪旗下的比亚迪北美公司,没有资格获得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华盛顿释出的、用于巴士车队电动化的数十亿美元资金。
--《热点透视》中国微调科技政策,让芯片产业“国家队”加快优胜劣汰
中国正在对芯片产业政策进行微调。慷慨的政府投资曾经帮助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清华紫光集团快速扩张。如今公司背负310亿美元债务,正濒临破产境地。中国政府愿意任其自生自灭,这反映出经过几十年不成功的尝试,在试图培养能够帮助中国减少对美技术依赖的行业龙头方面,中国已经转而采取一种更有选择性的战略。
--美国上诉法院接受政府提出的撤回TikTok裁决上诉的请求
美国两家上诉法院接受了司法部提出的撤回对TikTok裁决提起的上诉的请求,该裁决禁止特朗普政府发布的禁止新用户下载中国视频分享应用TikTok的行政令实施。
--中国市监总局无条件批准腾讯收购搜狗股权案、华润电力新设合营企业案等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无条件批准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搜狗公司股权案。
--张近东辞去苏宁易购董事长转任名誉董事长,日前已实施股份转让
日前已实施股份转让的中国苏宁易购公告,公司原实际控制人张近东向董事会提出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公司同意聘任其为名誉董事长。
--中国启动首个商业化陆上小型核反应堆项目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表示,中国已经开始建设首个使用国产 “玲珑一号”模块式小型核反应堆(SMR)设计的商用陆上核电项目,比原先计划晚了大约四年。
--中国放宽对小型养猪场的环保规定
中国农业部表示,中国将不再要求小型养猪场在养猪前获得政府的环境批准;在猪瘟爆发过后,中国正试图重建其养猪能量。
--中国恒大称将于7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讨论特别分红计划
中国大型房企--恒大集团称,将于7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讨论公司之特别分红计划。
--中国电信料上半年净利同比增26-28%,产业数字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中国三大电信商之一的中国电信预期,1-6月净利润约为175.76亿至178.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约26-28%。
--中国市监总局: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决定自8月2日起召回共计143.7万辆汽车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周五称,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公司决定自8月2日起召回部分五菱、宝骏汽车,共计1,436,997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