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考試成指揮棒 學者:結構不改雙減無效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15日電)中國雙減政策下,不少家長期望小孩可從學業競爭壓力中解放。然而學者認為,大學入學考試未消失,政策「一刀切」只是治標不治本,反使教育資源分配更不均,壓力不減反增。
7月下旬,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一紙「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除了整頓野蠻生長的補教業,同時藉此「保障學生休息權利」、「減輕家長負擔」,更進一步希望「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品質」。
這個名為「雙減」政策的公告,重創了補教業,過去近一個月內掀起了行業內的逃亡與轉型浪潮,似乎也暗示曾經轟動一時,中國補教業的「大航海時代」告終。
只不過在這波整頓之下,是否真的能達到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降低家長額外開銷的負擔,讓學習回到學校之中,事情可能並非這麼簡單。
「現在中國上大學容易了,但是你若沒有上211、985這些學校,文憑的含金量不夠,對以後出社會找工作不利。」一名長期關注這項議題的上海學者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提到,雖然這項政策的立意良善,試圖解決學生的壓力與家長的經濟負擔,然而如果高考(大學入學考試)的這根指揮棒仍然存在,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束縛之下,盼望透過學習翻身,那麼這類的課後培訓就會持續存在,只是以不同的樣貌罷了。
「211」和「985」是兩個不同時期中國高等教育政策的代稱,指那些能獲得更多國家資源的重點大學。
另一方面,這名學者提到,不同的培訓機構存在不同的問題,有的可能是收費不合理、有的是教學品質有問題、有的是教師素質良莠不齊甚至是沒有相關證照,或是資本化運作壟斷市場,不同的問題應該要以不同的政策、規範改正,而並非一套規則一體適用,無差別的「一刀切」,只是治標不治本。
雙減重創補教業,也掀起裁員潮,並使得仍在這些行業裡的老師們,從過往的「正規軍」變成「游擊隊」, 也讓管理與就業問題浮上檯面。
在中國的補教市場中,除了全職教師外,也有人是將這份工作當成兼職,在正職之外的額外收入,另外也有些大學生會藉這份工作賺取學費或生活費。在對企業造成衝擊的同時,雙減政策直接衝擊的是行業內教師的工作權,甚至是這群兼職教師的生活。
不少企業已經開始裁員,日前字節跳動旗下教育事業「大力教育」便傳出大量裁員;此外,補教機構「掌門」、「高途集團」也都接連傳出裁員消息。
在中國補教業執教多年的Eric(化名)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提到,從中央到地方,相關部門這幾年以來對於補教業的監管措施一直都有,行業內部也有感受,「但沒有想到這次來得又急又快,確實有些措手不及」。
課後補習這條路看起來雖然被堵住了,但是有需求且有經濟能力的家長,轉向尋找私人家教,這些老師的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家長改以私人家教方式聘請老師,替小孩課後輔導,使課後教育資源流向富裕家庭,形成M型化。
Eric不諱言,近期詢問私教的家長確實變多,而且不少人都是提出比起過去更高的薪資,就是希望能幫小孩找到對於學業有幫助的老師。「有能力、客源與名聲的老師就藉著這次的機會自己出來做。」
除了私人家教外,據陸媒報導,已經有不少補教機構開始哄抬1對1的教學課程,動輒每堂課人民幣千元。
然而M型化的不只是教育資源,還有老師的素質。Eric稱,雖然機構存有問題,但是缺少了機構的把關,未來家長要找到適合的老師除非有人介紹,否則恐怕要花更多心力,而且也不能否認有些不肖人士試圖從中獲利。
在以教育翻身是中國社會的普遍共識之下,大學入學考試如同一棵大樹,這類曾經野蠻生長的補教機構就像藤蔓,緊緊的纏在樹上,雖然政策一刀切下去,短時間內或許能有一些立竿見影的成果,但長久下來藤蔓仍會找到其他依附的成長方式。
「我想大多數家長都會覺得這樣不好,想要抗拒,但另一方面又『內卷』(投入相當努力只為競爭極有限的資源),覺得不這樣(補習)不行。結果家長跟小孩都搞得生不如死。」上述的上海學者說,治理這樣的教育,背後涉及社會結構性問題,如果結構沒被改變,那麼每次的整治最終都是徒勞無功。(編輯:張淑伶)1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