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變天外界關注中國態度 北京防疆獨但慎入帝國墳場
(中央社台北17日電)阿富汗變天後,中國的態度備受矚目。中國首要關注是阿國不能再成為培養新疆獨立勢力的搖籃,塔利班之前雖已承諾,但由於他們的背景和內部分歧,分析認為承諾能否兌現,還言之過早。
一些分析也認為美軍撤離將讓中俄擴大在該區的影響力。此前中國牽頭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曾召開會議討論阿富汗情勢,但在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下,有評論認為,中國對涉入這個被陸媒稱為「帝國墳場」的國度,仍抱持謹慎的態度。
●中國要求和疆獨切割 塔利班雖承諾仍言之過早
在民兵組織塔利班(Taliban)攻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Kabul)前,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7月28日已在中國天津會見塔利班政治領袖巴拉達(Mullah Abdul Ghani Baradar)。
即便塔利班代表團過去也曾訪中,但這次由外交部長親自接見,顯見中國已對可能的政權更替預做準備。
中國對於阿富汗局勢變遷的首要考量,是擔心該國再度成為宗教極端主義的溫床,讓追求「新疆獨立」的組織獲得發展空間。
王毅在會面中指追求疆獨的「東伊運」(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運動 )是聯合國安理會所列明的國際恐怖組織,要求塔利班和他們「徹底劃清界限」。
據中國外交部發布,巴拉達當時在會中也表示,「絕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阿富汗領土做危害中國的事情」。
但分析認為,塔利班能否兌現這一承諾,還言之過早。
7月,巴基斯坦一輛載著中國工程人員的巴士爆炸,造成9人死亡。有分析認為案件可能是巴基斯坦塔利班所為。
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試圖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塔利班作出區隔,指前者是恐怖組織;而後者是政治、軍事組織,公開表示禁止任何組織個人利用阿富汗領土威脅其他國家。
香港南華早報引述前中國駐伊朗大使華黎明表示,塔利班和極端主義、恐怖組織有著根深蒂固且複雜的關係,他們在天津的態度和承諾,還可能改變。
法國大學管理學院(Écoles universitaires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張俊華在德國之聲中文網刊登的評論則指,塔利班是軍閥民兵組合體,內部意見並不一致,和王毅會面的巴拉達不能代表整個塔利班。
他指出,負責對外談判和關係的塔利班政治辦公室,經常與更極端強硬的軍閥及指揮官發生衝突,後者不願在與國際社會互動時表現出溫和態度。
南華早報引述北京遠望智庫研究員周晨明表示,中國近幾個月已在連接阿富汗和新疆的瓦罕走廊(Wakhan Corridor)加強佈防。
●地緣政治格局複雜 中國慎入帝國墳場
阿富汗變天之際,歐美許多國家紛紛撤走派駐當地的外交官,但中國和俄羅斯未有撤離計畫。
一些分析認為,在美軍撤離後,中俄兩國可能將填補區域的權力真空,對阿富汗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中被問到阿富汗局勢時,表示中國「尊重阿富汗人民的意願和選擇」,又指中國「願為阿富汗和平與重建發揮建設性作用」。
過去20年,中國是阿富汗的主要援助國之一,通訊巨頭中興、華為在當地都有投資,中國國企「中冶銀礦」也投資當地的世界第二大銅礦產地艾娜克(Aynak),一些中小企業也參與承包當地的基礎建設工程。
由於阿富汗位於中國「一帶一路」計劃沿線,有分析認為,中國有意將其納入這個被認為帶有地緣政治戰略的計畫中。
不過,金融時報引述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宗義表示,阿富汗雖對「一帶一路」有重要意義,但不意味著中國要填補權力真空,中國「不會干涉」內政。
阿富汗議題背後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也是中國態度謹慎的原因。
今年7月,中國牽頭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曾召開外長會議商討阿富汗情勢。但張俊華指出,各成員國對阿富汗議題的主張,和對安全與經濟的優先次序並不一致。
中俄兩國在安全議題上的利益相仿,近日也在中國寧夏聯合舉行反恐演習,被認為是回應阿富汗局勢。
但張俊華認為,基於歷史原因,俄羅斯自認是中亞的軍事保護者,中俄兩國恐難在阿富汗問題上有緊密的合作。
近期一些陸媒也都指阿富汗是讓美國、蘇聯和英國都挫敗過的「帝國墳場」,中國無意陷入其中。
●率先承認塔利班?中俄仍在停看聽
中俄是否可能率先承認塔利班政權的合法性?
華春瑩16日被問及這個問題時,並未正面回應。她說,中國在充分尊重阿富汗主權、國內各派別意願下,和塔利班保持聯繫溝通,推動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
她又稱,希望塔利班和各黨派民族聯合,建立「廣泛包容」的政治架構。
至於俄羅斯,中國官媒央視報導,俄羅斯外交部16 日發布聲明,指已和塔利班代表建立工作聯繫。
俄羅斯總統阿富汗問題特別代表卡布洛夫(Zamir Kabulov)又表示,俄羅斯「不急於承認塔利班為合法政權」,一切取決於塔利班接下來的舉動。俄羅斯將密切關注塔利班如何在將來治理國家,隨後再作出決定。(編輯:沈朋達/楊昇儒)11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