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經長:出口市場多元化 推動立台產業合作【專訪】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0日專電)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表示,立陶宛政府力求出口市場多元化、為產業界開發新機會並拓展與東南亞的夥伴關係,今年底前在台灣設立經貿代表處符合政策方針。
對於立陶宛提升與台灣關係引發北京不滿及施壓,阿爾莫奈特說,立陶宛和歐洲聯盟(EU)一樣,都尊重中國的國內及外交政策。歐盟與台灣有強健連結及經貿關係:台灣是歐盟在亞洲的第6大貿易夥伴,歐盟是台灣第5大市場;許多歐盟成員國在台灣設有辦事處,同為歐盟國家的立陶宛期待加入陣容。
她強調,立陶宛追求與所有國家的互惠互利經濟關係,「包括中國」,但雙邊關係必須對等。
她說,立陶宛將是在台灣設有經貿辦事處的67國之一,「我們不會放棄相關計畫」。
阿爾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本週接受中央社書面專訪,談及立陶宛在台灣設立經貿代表處相關規畫。她透露,代表處首長將是經濟暨創新部的職業文官,主管單位是經濟暨創新部。
32歲的阿爾莫奈特具政治學、公共政策分析等專業,2016年首度擔任國會議員,並在2019年6月以30歲之齡成為「自由黨」(Freedom Party)創黨主席,帶領「自由黨」在去年10月的國會大選取得佳績並與其他兩個政黨組成執政聯盟。
她曾於2019年訪問台灣,在大約一週期間與高階決策者及商業組織代表會面,並造訪非政府組織、科技園區、大學院校等,回國後曾與其他訪台立陶宛國會議員聯合在當地媒體撰文呼籲成立駐台代表處、提升與自由民主台灣的關係。
她在專訪中表示,立陶宛期待透過設立駐台經貿辦事處促進雙邊合作,也希望台灣能對立陶宛的商業潛力有更多認識,尤其是在高科技、各項創新領域及高附加價值產業。
立陶宛最廣為人知的產業與技術強項是雷射,90%以上產品供應出口,客戶包括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等。
阿爾莫奈特說,立陶宛雷射產業許多企業在台灣也有客戶;此外,立陶宛有興趣與台灣在資訊科技、金融科技、自動化、生物科技等領域擴展合作。
她提到,立陶宛有全歐盟數量最多的金融科技企業(超過230家),也擁有國際評等最適合發展金融科技產業的環境,排名僅次於美國、英國及新加坡。
此外,立陶宛的生科產業營收成長速度在歐洲數一數二。阿爾莫奈特指出,立陶宛相關產業年收增幅高達25%,為立陶宛貢獻超過1%國內生產毛額(GDP),是歐盟平均值大約6倍。
阿爾莫奈特表示,立陶宛有遠大目標:讓生科產業在2030年以前成長至GDP的5%。她說,立陶宛境內有超過100家生物科技企業,且這些企業有超過90%的產品供應出口。
另一個立陶宛近年積極發展的優先產業領域是航太科技。阿爾莫奈特說,航太科技牽動能源、電子通訊、陸海空環境監測、都市發展、國防、安全事務、農業等領域的發展,目前立陶宛有超過30家航太供應鏈企業,合理預期未來5年內相關企業將大幅增加到約80家。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新的全球評比,在經商環境友善度方面,立陶宛排名第11。阿爾莫奈特說,立陶宛非常歡迎外來投資,推出多項租稅獎勵及行政簡化措施;此外,立陶宛的勞動力質優價廉、基礎建設及物流管理也極具競爭優勢。
立陶宛6月在歐盟國家中率先宣布援贈台灣2萬劑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簡稱AZ)疫苗,以協助對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阿爾莫奈特說,疫苗是在全球範圍建構集體免疫力的唯一有效方法,立陶宛「未來可能會持續幫助缺乏疫苗的國家」。
她提到,一年多前全球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台灣曾捐贈立陶宛10萬片醫療口罩,「只有透過協力合作,我們才能保護自己及所愛的人,並儘快回到正常生活」。(編輯:郭中翰)11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