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28日電)港府近日公告香港電影檢查條例草案,將是否不利於國安納入電影審查考量。有香港導演指,過去創作時只要思考資金、拍攝等問題,但現在「政治大於一切,加在所有東西上」。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香港政府近日公告向立法會提交2021年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內容包含規定檢查員考慮影片的上映是否會不利於國家安全,以及賦權政務司長,若認為上映某些影片會不利於國安,可指示撤銷已發出的核准證明等。

一名不願具名的資深香港導演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指出,電影拍攝不是導演一個人的事,需要團隊跟投資者支持,相關情勢改變,讓導演必須考慮的事情更多了,因為抓不清紅線在哪。

他說,過去在拍片時也會有「自我審查」,但大多是考慮票房、觀眾反應等,政治基本不在考量內。但現在從導演到製片公司,都必須要考慮到政治問題,「政治大於一切,加在所有東西上,包含創作、包含商業」。

當談及上述情況是否會成為香港導演轉往其他國家進行創作的推力時,這名香港導演卻認為,「不覺得會」。

他解釋,電影創作並非信手拈來,「我必須要很長期間去理解、融入(當地社會)」,對創作者(尤其指導演)來說不容易,需要長時間耕耘,才能在新環境創作。

台灣影評人協會常務理事翁煌德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擔憂。他表示,港府將影響國家安全納入審查電影的考量,加重香港電影創作者「踩紅線」的壓力,未來涉及香港社會議題的電影或是緬懷往日情懷的題材,被拍攝的機會可能會減少。

當談到如果討論社會議題的電影消失,將對香港帶來什麼影響時,翁煌德表示,相較於文字,影像是更容易被人們接受的語言,同時也可以喚起社會對一個議題的重視。

翁煌德指出,舉例來說,紀錄片具有紀錄時代發展及人民真實聲音的功能,「如果沒有這些紀錄片,當我們回顧歷史時,會變成一片空白」。(編輯:翟思嘉)11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