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6T15:04:18.983Z
北大西洋暖流

 (德国之声中文网) 德国波茨坦气候问题研究所的学者日前在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上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对全球气候具有深远影响的大西洋环流系统(AMOC)正越发趋于不稳定。该洋流一旦中断,欧洲将不再拥有温和的气候环境,北美东海岸地区也将遭遇更为频繁、更为极端的洪涝灾害。

包含北大西洋暖流在内的大西洋环流系统将热带地区温暖的表层海水输送到北美东北部、欧洲西部水域。洋流抵达靠近北极的海域时,温度降低、密度增大,从而下沉,形成海洋深处的寒流,将北极的冷水输送回热带水域,与表层的暖流构成循环。

论文作者伯尔斯(Niklas Boers)指出,大西洋环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洋流系统之一;在地质史上,大西洋环流系统一直在强弱交替,但是在过去一千年间"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弱过"。伯尔斯认为,当务之急是要确定当前洋流减弱究竟是周期性变化还是本质性失稳。

这名学者警告说,一旦大西洋环流系统失稳,将会出现一些不可逆转的变化。他指出,种种迹象表明,该洋流系统很有可能接近崩溃失稳的边缘。

红色的暖流将热量输送到北美东北部、西欧水域,并且在北极地区冷却下沉,深层的寒流将海水输送回热带,形成循环

与气候变暖关联密切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指出,多项因素造成了当前这一趋势,而这些因素和气候变化关联密切。比如,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含盐量较低的淡水相比含盐量较高的海水密度更小、更不易下沉,干扰了本应该在极地水域下沉的大西洋环流。局部地区降水增多、河流水量增大也同样干扰大西洋环流系统。

波茨坦气候问题研究所的伯尔斯说,他之前并没有预料到淡水量增大"已经到了能够如此影响大西洋环流系统的程度"。伯尔斯呼吁,现有的气候、洋流模型必须根据最新的观测数据进行修正,从而能够准确预测这一对全球意义重大的洋流的稳定程度。

伯尔斯对德新社表示,此次的研究表明,北大西洋暖流失稳的迹象出现地比人们预想的更早、更清晰;每多排放一克温室气体,该洋流在今后几十年内彻底中断的可能性就越大。"目前还很难预测该洋流何时会中断,因为这取决于还会排放多少温室气体、全球气温还将上升几度。"

波茨坦气候问题研究所近年来已经多次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一旦大西洋环流系统失稳,将会在全球多地造成严重后果。

不过,像科幻电影《明天之后》(又译"后天")中的气候突然灾变,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大西洋环流系统失稳以及随后气候的气候灾变,将是一个持续多年乃至数十年的相对漫长过程。

(德新社等)

 

相关图集:足以致命的极端天气撼动世界

希腊罗德岛等地森林大火肆虐:7月底以来,希腊一直维持着40℃的高温天气。位于爱琴海(Aegean Sea)上的罗德岛(Rhodes)也发生严重的森林大火,半数地区停电。许多居民和一处军营被迫疏散。
土耳其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森林大火:7月底以来,强度空前的森林大火也席卷了土耳其安塔利亚和穆拉的旅游区,大面积森林和农田化为灰烬,成千上万游客被迫乘船从酒店撤离。已有多人在火灾中丧生。大火暴露了土耳其严重缺少灭火直升机等问题,安卡拉政府的救灾不力招致民众强烈批评。多国已伸出援手。
意大利山火频发:7月底、8月初,酷暑高温和严重干旱导致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撒丁岛和濒临亚得里亚海的阿普利亚等地发生严重森林火灾,许多居民不得不疏散。
欧洲的山洪爆发:在两天内达到等同于两个月的降雨量,由此引发的洪水在西欧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结果,在德国和比利时至少有209人在洪灾中死亡。狭窄的山谷溪流在数小时内上升为汹涌的洪水,使已经存在几个世纪历史的老城荡然无存。重建被毁的房屋、商铺和基础设施,预计将花费数十亿欧元。
中国、印度异常多雨:创纪录的洪水也袭击了印度和中国的部分地区,淹没了水坝和排水系统。中国城市郑州的地铁系统也受到洪水袭击,即使在雨季,这些地区今年的降雨量也显得比往年更多。科学家们预测,气候变化将导致更频繁、更强烈的降雨。
台风侵袭:台风”烟花”在上海附近登陆,数百个从上海出发或飞往上海的航班被取消,上海各区也提前疏散居民。邻近上海的浙江宁波、杭州多出出现淹水、海水倒灌灾情。
伦敦市区淹水:上周末的大雨造成英国伦敦市区淹水,当局封闭数十条道路以及一些地铁站。位于英国南部地区的南萨福克郡和怀特岛部分地区,降雨达到100毫米左右,等同在一天内降下一个月的雨量。气象学家表示,最近的热浪使地球表面更多水份被蒸發,大气所凝结的水气后,强降雨的机率也提高了。
美国、加拿大的高温破记录:强烈的高温也变得越来越普遍,正如6月底在美国华盛顿州、俄勒冈州以及加拿大卑诗省的情况。在”热穹”下的炙热温度,即被高压锋线困住数日的热空气,造成数百人因高温而死亡。卑诗省莱顿村的最高气温达到49.6摄氏度(121华氏度),该村在隔天就被高温引发的大火烧毁。
野火引发雷暴:热浪过后,干燥的条件正在助长该地区的野火,俄勒冈州此次的大火在短短两周内烧毁了相当于洛杉矶的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火势之大影响了天气系统,大火产生的烟雾也被风吹到到远在美国东岸的纽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没有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这种天气状况是 "几乎不可能的"。
亚马逊雨林接近 "临界点”?:在南半球,巴西中部正在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增加了亚马逊雨林发生火灾和森林遭到进一步破坏的风险。研究人员最近在报告中提到,亚马逊河东南部的一大片地区已经从吸收二氧化碳转为排放这些会促使地球暖化的气体,使雨林更加逼近“临界点”。
处于饥饿的边缘:经过多年无情的干旱,马达加斯加有超过114万人经历粮食不足的问题,一些居民不得不生吃仙人掌、树叶和蝗虫。在没有自然灾害、作物歉收或政治冲突的情况下,马达加斯加目前的严峻形势被认为是现代历史上,第一次完全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饥荒。
逃离天灾的人越来越多:逃离冲突和自然灾害的人数在2020年创下了10年来的新高,有5500万人在自己的国家内重新寻找住所。除此之外,还有约2600万人跨越国界逃亡。难民观察机构在5月发布的一份联合报告显示:四分之三的境内流离失所者是极端天气的受害者,这个数字很有可能会继续增长。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