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华南海鲜市场疫情可能是冷链引入
2021-08-31T05:09:52.125Z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华南海鲜市场一直被认为是新冠疫情爆发的源头,中新社30日刊登一篇报导,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指出,2020年发生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新冠肺炎疫情,存在由冷链产品引入病毒的可能。
中新社报导称,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主任马会来说,中国去年迅速阻断以武汉为主战场的疫情本土传播,之後采取「外防输入丶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去年6月和7月,北京新发地市场丶大连海鲜公司先後发生群聚性疫情,而这两次疫情分别於北京市连续56天丶大连市连续111天未出现本土疫情的背景下发生。
马会来指出,为了查清这两次本土疫情的源头,中国中央和地方联合展开深入的溯源调查,透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丶病毒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等方法,对可能的感染来源进行了系统排查,并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流向进行系统追溯排查。
进口冷链引入病毒
马会来说:“综合多项溯源调查证据,均证实了病毒都是从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冷链输入我国(中国)。” 她表示,在去年10月发生于青岛的新冠疫情,溯源调查不仅再次证明了疫情源头同样是通过境外冷链输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的专家还首次从冷链产品的外包装上成功分离出新冠活病毒,成为新冠病毒冷链传播的直接证据。
报导指出,2020年上半年,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的至少30家大型肉联厂丶屠宰场丶海鲜加工厂等,发生过新冠肺炎疫情,存在病毒可能通过进口冷链运输丶造成感染并导致扩散的共同特征。

马会来表示,这些证据进一步表明,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病毒可以通过进口冷链食品等途径,被重新传入没有疫情的国家和地区。
日前,美国总统拜登下令对新冠病毒起源的90天调查结果出炉,该国情报机构在病毒来源问题上仍存分歧,但他们相信,中国官员在新冠病毒爆发前并不知道这一病毒。中国驻美大使馆也呼吁对美国实验室展开调查,并对报告批评道:「美方不调查公布自家实验室的情况,却光顾着往别人身上泼脏水」。
南非出现全新变种病毒
除了溯源工作及病毒传染途径持续受到关注,近期南非又出现疫情爆发以来突变程度最大的全新变种病毒「C.1.2」。
陆斗课报导称,「C.1.2」变种病毒在5月首次被发现,已传播到南非大多数地区,并於非洲丶欧洲丶亚洲和大洋洲现踪。「C.1.2」包含许多与其他变体相关的突变,但尚未确定是否更具传染性,或造成疫苗及免疫力失效,科学家仍在进行实验,以确定其抗体中和的程度。
不过,根据现有数据显示,「C.1.2」病毒拥有传播性和避开免疫反应的能力。目前南非与「C.1.2」有关的确诊比例,从5月时的0.2%,到7月已增至2%。
有专家指出,这种短时间内增长的幅度,与之前Beta和Delta变种在当地传播的情况相似。
欧盟「安全旅行名单」移除美国
欧盟30日建议,鉴於美国新冠疫情升温,确诊数增加,建议成员国对美国旅客重启旅行限制措施。
法新社报导称,欧洲理事会表示,将6个国家从欧盟「安全旅行国家名单」中除名,其中包括美国丶以色列丶科索沃丶黎巴嫩丶黑山和北马其顿。 名单内的国家,在疫情期间可不用受到非必要旅行限制。
这项建议对会员国首都并不具约束力,但疫情爆发至今,多数欧盟成员国都已遵守布这项防疫旅行建议。
相关图集:欧洲哪些城市要给过度旅游踩刹车?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新社丶中央社丶法新社丶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