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中国PPI料继续高位盘旋 货币政策定向宽松为主
采访 路透北京中文部;撰写 乔艳红
路透北京8月9日 - 尽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显现,带动钢材、有色金属等行业价格小幅下降,但高温天气影响动力煤价格大涨,以及国际原油价格上行,导致中国7月PPI同比涨幅再度回升至9%,追平5月所创的逾12年半高位。
与此同时,尽管猪肉价格继续下跌,但洪涝天气导致鲜菜等上涨,带动7月CPI同比涨幅高于预期。分析人士预计PPI将高位盘旋一段时间,未来货币政策预计仍是定向宽松为主。
“PPI的回落可能将持续较长时间,工业品价格还将在高位延续一段时间,”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称,首先在海外需求持续旺盛的背景下,行政性的限产政策、压降两高、安全生产等因素导致部分上游行业开工率不足,生产和价格之间的背离表明经济体系中存在供给约束,供给约束将推动成本上升。
其二,政府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坚定决心和实质性动作,不仅将增加企业经营成本,还意味着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保供稳价”的空间有限;其三,下半年因季节性因素和财政支出后置的影响将在9月和四季度出现一个国内需求旺季,进而可能推动工业品价格重拾升势;其四,受大多数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上半年一些涨幅偏慢的品种可能在下半年出现“补涨”,上半年已出现调整的品种可能再次出现上涨。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略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0.8%;环比上涨0.3%,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为升0.2%。
数据并显示,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9%,追平5月创下的逾12年半高点,亦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为8.8%,上月亦为8.8%;7月PPI环比则上涨0.5%。
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称,CPI涨幅小幅回落、PPI小幅反弹,结构性物价反映国内面临结构性问题与经济复苏不平衡。当前国内经济首要任务还是防疫与支持内需,接下来政策整体有望略微宽松,但更多采取结构性政策支持工具,并积极落实商品保供稳价组合措施。
“近期央行全面降准,在目前复苏趋缓,以及疫情再次抬头的背景下,也表明下半年货币政策会有一定的放松空间,但依然会保持中性略偏宽松,”中泰金融国际研究部高级副总裁纪春华称。
野村证券此前在报告中也称,预计中国将坚持自身的独特政策组合,对于房地产和高排放等行业“定向收紧”,对于经济其它领域尤其是高科技制造业则“普遍宽松”。其认为中国央行再度降准的可能性不高,机率低于50%;但倘若央行再度降准,更可能是定向降准而非全面降准。而且,央行可能倾向于使用低调的工具注入长期流动性。
**PPI料继续高位运行**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介绍,PPI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同比价格上涨的有32个,比上月增加两个;下降的八个,减少两个。
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超过20%的有八个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上涨约7.5个百分点,超过总涨幅的八成。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同比上涨54.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48.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45.7%。
“PPI增速小幅回升,随着变种疫情的再度扩散,防疫措施或再度升级,供给恢复受阻,预计PPI将继续高位运行,”纪春华称。
CPI增速回落,继续受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拖累,非食品价格继续小幅上升,经济复苏中后期,由低基数带动的复苏的动能可能会有所减弱,预计未来通胀压力将进一步下降,稳增长诉求有所上升。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详情还显示,7月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7%,非食品价格上涨2.1%;环比来看,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上涨0.5%。
董莉娟指出,食品中受部分地区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鲜菜生产和储运成本增加,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2.3%转为上涨1.3%;猪肉供给持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1.9%,但在储备猪肉收储政策支持下,降幅比上月大幅收窄11.7个百分点。
非食品中,主要是汽柴油价格上涨较多,分别上涨3.5%和3.8%;服务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6%,其中受暑期出游影响,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24.3%、7.3%和3.8%。(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