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6T04:41:26Z

路透北京8月16日 - 中国周一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全面低于预期。如何判断下半年经济走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去年经济受到疫情影响,整体趋势是前低后高;今年受基数影响,全年来看主要经济增速会呈现前高后低的状况。并预计PPI高位仍会持续时日,消费能够总体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由于7月受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和国内汛情、疫情影响,中国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但是从累计来看,经济总体延续恢复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疫情持续演变,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不少挑战,生产制约因素增加,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

“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两年平均增速总体上保持加快态势。今年上半年经济两年平均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了0.3个百分点,说明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付凌晖称,综合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稳定恢复的态势,主要宏观指标会保持在合理区间。

他分析指出,下半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环境的改善,居民消费会继续回暖。从投资来看,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十四五”规划的一些重大项目会陆续启动建设。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世界经济总体在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6%,主要贸易增长会保持在较快水平。中国工业生产在全球贸易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全球经贸环境的改善有利于进出口的增长。

总的来看,受短期因素影响,市场销售有所放缓,但是消费恢复态势有望持续。随着疫苗接种的不断扩大、精准防控的有效实施,消费市场有望保持总体稳定。“还要看到,就业扩大、居民收入增加也有利于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能够总体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他认为,分析经济形势不仅要看增长,还要看就业、物价、居民收入,综合来看经济运行状况。随着经济恢复、就业优先政策继续显效、企业效益增加,居民就业稳定和收入增加有望持续。从物价来看,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工业和服务业供给能力比较强、保供稳价措施有力,居民消费价格有望保持温和上涨,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可能性比较大。

中国国家统计局稍早公布,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远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的7.8%,而且是去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当时为5.6%;两年平均增长5.6%。

**PPI高位仍会持续时日**

尽管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不高,但7月同比增幅重回9%的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仍然令市场担心。

对此,付凌晖认为,今年以来,由于经济持续恢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输入性压力加大。近两个月PPI明显上涨的态势开始趋稳,说明在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输入性压力下,国内保供稳价不断发力,价格开始走稳。

他分析指出,全球经济整体上在复苏,市场需求在增加。主要原材料生产国由于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大宗商品的供给偏紧,特别是国际航运的运力紧张,国际航运价格在上涨,也推动了相关商品价格保持高位。

此外,部分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财政刺激的力度比较大,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也加大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

“从近期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由于以上三方面因素持续存在,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仍会持续。”付凌晖称,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态势会延续,国内工业品价格保持高位会持续一段时间。

他提到,面对价格上涨,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促进价格趋于稳定。但由于上游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对中下游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下阶段要加大保供稳价力度,增加对下游行业、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在被问及河南暴雨对经济的影响时,付凌晖表示,根据国家气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来看,7月份全国发生过四次区域性的强降雨,其中河南的极端暴雨天气影响比较明显,河南郑州、新乡等多个城市出现了严重内涝,对当地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从主要数据看,7月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1-7月,河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比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面对灾情,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减少灾害损失。

“总的看,汛情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付凌晖称,对于农业的影响,据农业部门统计,目前河南的受灾农作物面积大概1,600多万亩,部分地区的排涝比较及时,短期积水对农作物影响不大。

从全国看,除河南以外,大部分地区受灾比较少,总体气象条件是有利的。根据遥感监测情况看,7月下旬,多数地块的秋粮长势好于常年或与常年持平,全年粮食丰收有较好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