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2021 - 13:02

美国白宫日前证实美国副总统哈里斯(Kamala Harris)今年8月即将对新加坡和越南进行访问。越南通讯社对此报道称,这是美国副总统第一次对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进行访问。按照既定安排,哈里斯将跟越南和新加坡领导人围绕地区安全、新冠肺炎疫情及气候变化等问题展开讨论。越南媒体透露,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刚于7月29日结束对越南访问,此行应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邀请商谈关于双方军队交流以及强化双边互信与合作等议题。

针对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即将访问新加坡,新加坡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的新闻发言人表示,哈里斯此行应新加坡领导人邀请到访,这将是对新美两国牢固关系的肯定。新加坡和美国近期军事交流同样频繁,今年7月分别抵达新加坡进行访问的还有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帕帕罗上将(Sam Paparo)、印太司令阿奎利诺上将(John Aquilino)和美国海军司令吉尔迪上将(Michael Martin Gilday)等高级军事官员。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发言人透露,哈里斯此行将加强美国与新加坡和越南这两个印太地区重要伙伴的联系,扩大经济合作,并且肯定美国与新越两国牢固的文化和民间联系。双方也将探讨包括区域安全及共同促进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等议题。这是哈里斯以美国副总统身份第二次外访,哈里斯上任后首次外访的国家分别是墨西哥和危地马拉。

马来西亚星洲网消息评论称,中美竞争背景下,美国官员频频出访亚洲,奥斯汀相继访问新加坡、越南和菲律宾,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访问印度、科威特,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Wendy Sherman)一行则访问了日本、韩国、蒙古、中国和阿曼。另悉,时年70岁的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Jill Biden)7月22日还亲自飞抵日本出席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美方正以实际行动证明对亚洲地区的重视,包括在美国印度洋-太平洋愿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东南亚。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上周跟奥斯汀会晤后一致表示,美菲未来可通过加强沟通与合作来进一步巩固战略联盟关系,尤其是在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打击毒品等跨国犯罪活动、提高海洋领土意识以及维护法治与贸易投资权益等方面。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防长访问菲律宾促成杜特尔特决定全面恢复《访问部队协议》(VFA),这是美菲两国自1998年达成的一项重要军事协议,该协议内容准许美国以轮调方式在菲律宾驻扎数以万计的军人。杜特尔特此前中止这项协定,导致美军失去对控制南海安全的一个重要立足点。

继东南亚国家接二连三爆发新冠疫情后,美国开始向这一地区国家陆续输送疫苗,并且强调不附带政治条件,而是盟友之间出于人道主义而伸出援手。与此同时,中国-东盟民间友好组织领导人视讯会议日前发表共同宣言,强调反对将新冠疫情和病毒溯源政治化。马来西亚代表表示,当前的外部环境与三十年前大不相同,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因新出现的挑战而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

除了军事交流以外,美国和越南在财经合作方面取得共识,越南国家银行强调将在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同时,继续主动灵活调控汇率,以此缓解美国财政部对控制通货膨胀的担忧。新加坡媒体最新报道,美国6月通胀指标创近20年来最大同比涨幅。美联储官员也承认短期内抑制通膨不太可能。据相关的财经观察指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一度将越南、瑞士列为货币操纵国。拜登(Joe Biden)执政后,美国财政部已将越南、瑞士、台湾从货币操纵国名单中移除。值得一提的是,拜登执政团队在首次向美国国会递交的美国各大贸易伙伴宏观经济和汇率政策年度中期报告内,并未将主要贸易对手中国视为货币操纵国。

长期观察美国问题的泰国研究专家巴帕舜教授(Prof. Dr. Prapat Thepchatree)撰文分析指出,当今世界正形成一个新的冷战态势(Cold War II),美国和中国分别占据了世界的两极,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必须确定他们的外交态度和自身定位,在支持中国或支持美国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而那些试图保持中立的国家将越来越难以执行外交政策,他们将因为承受压力而被迫选择一方,东盟也面临同样压力,因此有必要强调--东盟团结是东南亚国家改变命运的关键。拜登眼下正在执行的策略就是高调宣布跟中国展开竞争,从而迫使其他国家加入美国阵营。以往美国最关键的对华战略是实施遏制和封锁。然而拜登的对华策略并非百分之百围堵中国,而是一种可称为半围堵、半交往(Containment & Engagement)的综合战略,即围堵百分之六十,接触与交往百分之四十,毕竟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主旨是服务于美国成为世界中心,换句话说,就是支持美国统治世界。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美国成为世界领导者的主要目标不会改变。特朗普和拜登的区别仅在于如何引导美国去统治世界而已。

泰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陈安(Arm Tangnirundorn)表示,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对外视角上存在的巨大差异牵动了整个世界局势,华盛顿领导人的视角是新一轮冷战正在形成,原因来自中国崛起并且意图挑战美国的世界中心地位,即取代美国称霸世界。而中国领导人的视角是历史上八国联军欺辱中国的新一轮鸦片战争重演。无论是冷战还是民族复兴,两种思潮在中西方社会的涌动,分别对中美领导人各自施政治理国家产生裨益,毕竟营造出同仇敌忾的公众情绪相对有利于缓解国内的政治斗争。

随着世界逐渐由单极走向多级,高科技体系出现明显分化,大多数国家的对外政策也呈现出两面性,毕竟任何国家的领导人都必须以自身国家的核心利益作为考量。此外即便中国经济体在未来超越美国,也并不说明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会由此被动摇。毕竟中国政府在化解高龄社会危机和维持人口红利、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转型,维持财政与经济稳定等方面均面临自身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