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28年后 《奥斯陆协议》如何巩固巴勒斯坦分裂? | 以色列 | 半岛电视台

1993年9月13日,也就是28年前,已故巴勒斯坦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签署协议,建立经选举产生的“巴勒斯坦自治机构”,即签署了所谓的《奥斯陆协议》,这为巴勒斯坦问题历史新阶段铺平了道路。
巴解组织希望该协议成为建立巴勒斯坦国道路的开端,但没有实现建国,签署协议后巴解组织控制的领土,在不到8年时间内,再次被以色列重新控制。
协议签署双方的命运也非正常状态,拉宾在协议签署两年后被一名犹太极端分子暗杀,阿拉法特于 2004 年 11 月 11 日在仍然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去世,尽管巴勒斯坦人谈及暗杀阿拉法特的“以色列阴谋”。
两个独立的实体
据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的分析人士称,在巴勒斯坦内部层面,《奥斯陆协议》在各派之间的棘手关系中打上了一个楔子,因为这些派系拥有不同的计划、愿景、意识形态甚至抵抗工具。
分裂加深并转化为巴勒斯坦政治组成部分之间的思想和政策,实际情况是,分裂为管理约旦河西岸的实体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以及管理加沙地带的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两个实体,以色列单独挑出每个实体,并对其实施任何它想要的政策。
2007年6月,法塔赫和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武装冲突以当时领导民族团结政府的哈马斯控制该地区结束,时至今日,巴勒斯坦统一的许多调解和尝试都没有成功。
结束数十年的对抗
《奥斯陆协议》带来了分裂的种子,因为该协议规定,“是时候结束数十年的对抗和冲突,承认他们(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相互的合法和政治权利了”。
虽然以色列获得承认,但巴勒斯坦人的权利没有得到承认,巴勒斯坦国没有建立,冲突也没有结束。
除了签署《奥斯陆协议》解放组织骨干法塔赫之外,其他巴勒斯坦政党表现为不承认该协议、拒绝承认以色列,甚至进行武装斗争以解放巴勒斯坦的最大势力,。其中包括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
由于《奥斯陆协议》赋予以色列“以保护其内部安全和公共秩序为目的的整体安全责任”,特拉维夫找到了进入巴勒斯坦任何地区的借口,这就是 2002 年入侵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控制地区时发生的情况。
这里有必要参考1995年9月28日在华盛顿正式签署的奥斯陆2临时协议,或称为“塔巴协议”,指的是谈判发生地塔巴。
在这项协议中,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面临着那些拒绝该协议和过渡解决方案的人,因为第 15 条规定,“防止针对另一方,或针对另一方权力管辖范围内个人及其财产的敌对行为。”
在第二个协议中,不仅政治力量被划分,而且巴勒斯坦领土也被划分为:“A”区,该地区处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完全控制下,这在 2002 年以色列入侵后没有实施,“B”区,该地区安全处于以色列管理之下,巴勒斯坦对该地区进行民政管理,“C”区,该地区受以色列完全控制,约占约旦河西岸地区领土的61%。

应用头脑中的东西
圣城开放大学的政治和学术分析师诺曼·阿姆罗 (Noman Amro) 表示,签署《奥斯陆协议》之前,巴勒斯坦人并没有团结一致,他们“在思想上、意识形态上,甚至在斗争手段上都存在分歧”。
诺曼·阿姆罗补充说,“在签署《奥斯陆协议》之前,我们在意识形态和斗争方面存在分歧,但协议的表现之一是它有效地实现了我们的想法。”
阿姆罗将我们带回了签署协议的最初时刻,“一方是为了《奥斯陆协议》经历而来,另一方则是从一开始就拒绝经历这种经历。”
他补充说,《奥斯陆协议》在实地创造了事实,“在《奥斯陆协议》低天花板下建立了服务和政治机构。”但是,“我们不是从革命转向权力,然后转向国家,而是从革命转向权力。”但是,这个权力“被冻结了,在最低限度上处理它,提供了服务条件,并没有提供政治环境、独立和国家主权”。
《奥斯陆协议》签署超过四分之一世纪之后,阿姆罗认为占领者应该对协议中规定为期5年的“过渡期”死亡负有责任,甚至比这更糟糕的是,巴勒斯坦人分成两个实体。
单独与定居
另一方面,亚布斯研究中心负责人苏莱曼·比沙拉特则认为,《奥斯陆协议》中以色列最突出的目标是,“为其在当地的存在获得法律和政治基础,而这是通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对以色列的承认来完成。”
这是“承认许多阿拉伯、区域和国际实体并与它们建立关系的切入点,巴勒斯坦人没有取得任何实地成就,分裂不再只发生在巴勒斯坦人之间,也开始出现在阿拉伯人之间。”
据比沙拉特称,占领者一方面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单独挑选出来,并通过将定居者人数从大约25万人增加到超过 65万人来加强其在西岸的人口存在,另一方面,约旦河西岸地区与加沙地带分离,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围困。
比沙拉特表示,在以色列能够实施其所想之时,巴勒斯坦人却无能为力,“相反,巴勒斯坦安全和行政控制下的地区已成为占领军及其军事行动随时入侵的场所。”
因此,这位亚布斯中心负责人表示,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已从一个可以拥有土地主权的巴勒斯坦实体有效转变为,管理巴勒斯坦公民的日常事务,阻止巴勒斯坦公民在当地展示其政治主权。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干涉哈马斯赢得的 2006 年选举,当时它逮捕了数十名立法委员会成员和哈马斯议会集团的政府部长。
比沙拉特补充说,选举胜利方所实施的经济和政治封锁促进和加强了巴勒斯坦内部政治分裂,导致约旦河西岸地区与加沙地带的分离。
他并补充说,“以色列不允许结束这种持续的分离,因为它构成了以色列在实地实施其政策的舒适基础。”
《奥斯陆协议》分割土地并将巴勒斯坦人限制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被封锁的独立地区(半岛电视台)
关键点
作家兼政治分析家奥马尔·阿萨夫也认为,《奥斯陆协议》是“分裂中的一个关键点”。在他看来,巴勒斯坦人“有时意见不一,但在实地没有体现的问题上,至于《奥斯陆协议》,则体现了深刻而真实的分歧。”
奥马尔·阿萨夫表示,将约旦河西岸地区与加沙分开,并将它们作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处理,是“《奥斯陆协议》造成的灾难”之一。
阿萨夫还表示,在占领者占领西岸、加强定居点并随意没收土地之时,占领者也对加沙地区进行了封锁,并从根据协议本应将加沙与西岸连接起来的“安全走廊”跳了下来。
巴勒斯坦分析家总结说,巴勒斯坦人在签署《奥斯陆协议》 28 年后所取得的成就,“奥斯陆项目的所有者将他们的利益置于人民利益和核心问题之上,包括他们国家的边界及其对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主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