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長榮確診貨機前艙機組員及機師家戶群聚染疫兒子,基因定序6日出爐,確定皆為Delta變種病毒。(指揮中心提供)
2名長榮確診貨機前艙機組員及機師家戶群聚染疫兒子,基因定序6日出爐,確定皆為Delta變種病毒。(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江慧珺台北6日電)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公布,2名長榮確診貨機前艙機組員及機師家戶群聚染疫兒子基因定序出爐,確定為Delta變種病毒,但與案16066機師序列不同。

回顧台灣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種病毒株

Delta變異株小百科

  • 新型冠狀病毒變種病毒株B.1.617.2於2020年底首次發現於印度,故有「印度變種病毒」之稱。2021年5月31日由世衛組織(WHO)命名為Delta。
  • WHO在2021年6月18日指出,Delta傳染力增強,已成全球主流病毒株。
  • 感染Delta變異株的主要症狀有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呼吸困難等,其中發燒機率達72%(Alpha約為58%)。
  • 美國CDC認為,原始新冠病毒株基本傳染數R0值為2到3人,Delta變異株則達8至9人,且更容易引發重症,因此建議民眾即便接種過疫苗,在室內仍應戴口罩。

資料來源:WHO、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美國疾管署

看更多
關閉
首度進入台灣社區發生在今年6月,在屏東縣枋山鄉發生本土群聚,共有17例感染Delta變種病毒。

當時屏東Delta本土群聚中,15例是枋山群聚,枋寮鄉2例為果農夫妻,果農妻子為全台首例染Delta病毒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當初立即下令啟動社區快篩站,地方衛生單位快速匡列相關接觸者,Delta本土疫情得以控制。

面對Delta變種病毒再次進入社區,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日前已提醒過,由於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後,對Delta變種病毒防護力仍不足,還是要靠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加強防護,提高警覺。

雖然接種COVID-19疫苗,仍可能感染Delta,但張上淳強調,國際間部分研究顯示,若施打COVID-19疫苗後,染上Delta變種病毒,個案重症、住院率都會下降,意味接種疫苗仍有助於個人保護或群體。(編輯:管中維)1100906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