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上淳:突破性感染如打第3劑疫苗 體內抗體再增強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陳婕翎台北29日電)隨COVID-19疫苗涵蓋率提高,突破性感染愈來愈常見。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天說,突破性感染個案不僅多為輕症或無症狀,且形同打第3劑疫苗,體內抗體應會增強,再被感染風險降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增10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境外移入病例,其中有3例為突破性感染個案。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3例突破性感染個案中,有2例曾在5月、7月接種過2劑AZ疫苗;另有1例在6月打過2劑中國科興疫苗。
隨全球疫苗涵蓋率增加,境外移入個案出現突破性感染狀況愈來愈常見。
張上淳表示,國際間多數報告都顯示,突破性感染個案大多症狀輕微或無症狀,和過去認為施打疫苗可預防重症、住院的預期一致,即便感染的是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患者體內病毒量也比較少,同時降低傳染機會。
Delta變異株小百科
- 新型冠狀病毒變種病毒株B.1.617.2於2020年底首次發現於印度,故有「印度變種病毒」之稱。2021年5月31日由世衛組織(WHO)命名為Delta。
- WHO在2021年6月18日指出,Delta傳染力增強,已成全球主流病毒株。
- 感染Delta變異株的主要症狀有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呼吸困難等,其中發燒機率達72%(Alpha約為58%)。
- 美國CDC認為,原始新冠病毒株基本傳染數R0值為2到3人,Delta變異株則達8至9人,且更容易引發重症,因此建議民眾即便接種過疫苗,在室內仍應戴口罩。
資料來源:WHO、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美國疾管署
看更多
關閉
不過,張上淳表示,美國也有一份報告顯示,當地接種疫苗後突破性感染個案,體內病毒量仍相當高,一度引發美國注意。
張上淳說,由於打過2劑COVID-19疫苗的民眾,多數都有產生適當的抗體,發生突破性感染後,就學理來看,體內抗體應該會再增強,形同接種第3劑疫苗,後續再被感染的風險應會降低,但目前還沒看到太多這類統計資料。
另外,近期全球有30多國出現COVID-19的R.1變種病毒,外界好奇台灣是否也有類似病例。
張上淳指出,隨時間進展,各種變種病毒會陸續出現,不過台灣目前還沒有個案驗出R.1變種病毒,未來會持續透過現行檢疫、採檢措施強化防疫,並針對所有境外移入個案進行基因定序,監測、防範境外移入疫情。(編輯:張雅淨)1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