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奥运造成社会分裂 政府拉动经济设想落空
【共同社9月6日电】新冠疫情下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5日闭幕,在要求停办的呼声中“强行”举办导致国民不信任并造成社会分裂。日本政府恢复经济及提升威信的意图完全落空,另一方面也有奥运相关人士认为“如果停办的话,整个日本会更消沉”。奥组委总结称最大课题的新冠对策没有问题。如何评价申办成功以来长达八年举全国之力的这一巨大项目并不容易。
▽事后验证
奥组委主席桥本圣子在5日的记者会上,回顾史上首次延期一年、在紧急事态宣言下举办的这届动荡的奥运会称,“残奥会的举办也实现了安全第一,没出现大问题迎来了闭幕日”。
奥组委每天公布检测件数和确诊阳性人数,7月1日以来发布的赛事相关阳性人员包括44名运动员在内累计863人,奥组委说明称“稳定维持在一定的较低数值”(奥运举办统管中村英正语)。通过彻底检测并尽快隔离阳性者的方法,把东京晴海奥运村的聚集性病例控制在奥运会期间1件、因新冠住院的运动员仅残奥会1人的水平。
奥组委专家会议成员、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感染症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斋藤智也在3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完善了可在入境前后的检测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奏了效”。
另一方面,仍有很多观点认为传染性强的德尔塔毒株扩散,加上奥运“节庆氛围”导致了夏季感染者激增。斋藤就因果关系指出“有必要通过事后验证来判断”。
▽设想破灭
2013年9月申奥成功后,政府提出目标到2020年使访日外国游客达到4000万人、消费额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700亿元)。对奥运会成为“通过先进技术展现日本存在感的机会”(政府消息人士语)的期待高涨。
可是,利用奥运会带动经济复苏的设想因赛事延期及放弃接纳海外观众而破灭。时任奥组委主席森喜朗的蔑视女性发言以及开幕式等演出相关丑闻导致直到奥运开幕前一直批评不断。政府和奥组委对停办论充耳不闻,导致了更大的反对。
奥运会上日本队接连获得奖牌以及残奥运动员的奋力拼搏使得围绕奥运的氛围“较开幕前有所缓和”(奥组委干部语),但坚持举办的首相菅义伟在残奥会闭幕前3天表明卸任意向则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收尾。不仅没能提升政府威信,东京奥运会和新冠疫情的应对反而夺走了政府的气力。
▽播种
以海外相关人士为主,对疫情下日方的赛事运营和为举办所作的努力给予称赞的声音不少。通过奥运会,有着不同国家和文化、性向及残障等各种背景的运动员体现出的“共生”和“多样性”理念,尽管是空场举办仍赢得了很多人的共鸣。
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契机,英国残障人士就业增加约100万人是在6年后。国际残奥委会(IPC)主席帕森斯重申“大赛成功与否并非一夜之间就能有答案,以往两届大赛播下的种子正在扎实成长”。
IPC作为“东京残奥会最大的遗产”,开始了保护占全球人口15%的残障人士人权的活动。桥本强调“历史如何评价本届奥运是一大课题,还有很多必须做的事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