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紧监管针对具体领域而非私营部门 应加强政策协调--高盛
2021-09-03T04:34:18Z
路透北京9月3日 - 投资银行高盛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尽管受到中国近期监管政策变化负面冲击的许多企业都在私营部门,但政府总体上并不是针对私企;政策收紧更多是在具体的领域,而非针对企业所有制形式。
这篇以“中国监管与‘共同富裕’”为题的报告并称,鉴于投资者对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缺乏了解,且中国政府同时追求多重政策目标,因此沟通和协调就极其重要。倘若缺乏强有力的协调,经济增长可能面临持续的阻力。
“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决策者重点关注的领域,政府希望看到能增强中国抵御外部供给限制能力、提高生产力的创新,而不是加剧社会不平等和金融风险的创新,”报告称。
高盛认为,从中国近期传递的信息理解“共同富裕”,所谓“共同”就是在收入、财富和机遇面前更加平等,所谓“富裕”就是要增加总产出,两者都很重要。
“但是如政府所言,分配政策既困难又复杂,因此房产税等政策工具不太可能在全国范围内仓促实施,”报告称,中国需要放宽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抵消行业监管收紧带来的冲击,尽管宽松程度可能有限。
报告并预计,8月中国宏观数据料疲弱,但9月有所反弹,因为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社交和旅行等限制将逐步放宽;而在宏观政策支持下,四季度经济增速环比有望强劲。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8月中旬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
野村证券此前预计,中国最终可能决定将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试点推广至全国;但同时也指出,房地产高压调控或致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