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9/2021 - 16:34

法新社就美核潜艇买卖合同是否属于核扩散问题发表了长篇分析文章,指出美国出售给澳大利亚的核潜艇以高度浓缩铀作为燃料,超过93%度的浓缩铀可以使潜艇拥有足够的燃料在海底停留数十年,但是,高浓缩铀可以被用来制作核武器。而法国的核潜艇使用的是20%度的浓缩铀作为燃料,因而并不存在用来制作核武器的风险。不过,国际核不扩散条约并不禁止各国之间的核潜艇买卖,国际原子能机构也表示会对核潜艇的燃料举行密切监督。不过,也有多个专家认为虽然澳大利亚以此制造核弹的可能性很低,但是,此举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会促使其他国家之间的核潜艇交易,从而导致一些非核国家在私底下开发核武器。总而言之,核潜艇贸易是否推动核扩散目前在国际法上是司法真空,难于做出定论。

法广:达尼尔•沙飞将军,您好,首先要请您谈谈您对核扩散问题的观点。

Daniel Schaeffer我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对这一问题很难一概而论。我们可以寻找所有的理由认为美国向澳大利亚出售核驱动潜艇有造成核扩散的可能性,但是,我认为在目前的背景下,澳大利亚不会有意开发核武器。因为如果澳大利亚收购美国的核驱动潜艇的话,他们的目的应该不是要打造一个核武工业。另外,还必须区分的是发生洲际导弹的核潜艇与攻击性的核潜艇,当然,这些攻击性的核潜艇可以装上带有核弹头的战斧导弹,从这个角度,当然,也可以说是核扩散的一种形式。

法广:北京谴责美国,英国,与澳大利亚最新结成的三国联盟奥库斯联盟“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这一联盟的组成具体改变了什么?

Daniel Schaeffer这三个拥有十分极端武器大国结成军事联盟,这对北京自然是十分重大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北京会如此愤怒。我即将在Asie21网站发表一篇有关潜水艇事件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中澳冲突,法国成为替罪羊。我要强调的是,澳大利亚之所以要改变原先的计划,选择美国的潜水艇,这当然与来自美方的压力有关,但其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最近几年了对澳大利亚施加的令人难于置信的压力,因为对中国人来说,一旦南中国海,或者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美国的前站,问题是倘若有一天,中国试图武装攻打台湾,澳大利亚很可能因此而不得不追随美国直接介入冲突,而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澳大利亚之所以要加入三国联盟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自从莫里森成为澳大利亚总理之后,北京对澳大利亚的压力与日俱增。其中原因,从地图来看,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他们位于印度洋与太平洋的中心地带,倘若,北京能够通过对澳大利亚施压来减低美国在当地的影响,就能够为北京在印太地区的扩张开拓空间。不过,成为三国联盟之一,这意味着澳大利亚可能会被卷入自己原本并不意图加入的冲突。而澳大利亚之所以选择美国的核潜艇主要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以及南海的航海自由。至于,英国人,我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加入联盟。总而言之,三国联盟结成之后,中国人或许会因此而受到威慑。我认为他们与中方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但是,不太可能是核武战争,因为中美双方都十分清楚,核战争将会使他们两败俱伤,使美国失去他的超过大国的地位,也使中国失去正在成为超级大国的机会。

法广:澳大利亚的防卫离不开美国作为后盾,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澳大利亚选择美国的核潜艇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Daniel Schaeffer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当初法国也曾经向澳大利亚提议过提供核潜艇,但是却遭到了澳大利亚的拒绝。澳大利亚与美英之间的秘密交易导致盟国之间失去了相互信任,这将在今后会引发严重的负面后果。

法广:法国以及欧洲的印太战略是否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Daniel Schaeffer我并不认为法国因为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二线国家就应该放弃自己的印太战略,因为二线国家也有二线国家的优势。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法国可以在保护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不用冒上战场的风险。

感谢达尼尔沙飞(Daniel Schaeffer)将军接受法广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