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9/2021 - 10:45

据华尔街日报今天报道说,中国公司应对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新法宝:禁诉令。自2020年以来,中国法院在四宗重大案件中发布了所谓禁诉令,阻止外国公司在全球任何地方通过提起法律诉讼来保护其商业秘密。

其中的三项禁诉令裁决都有利于中国的通讯设备公司,分别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小米集团和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第四项禁诉令是针对韩国三星电子与瑞典通讯巨头爱立信(Ericsson AB)的官司,支持的是三星电子。

在小米案中,总部位于北京的小米获得了与美国特拉华州公司InterDigital Inc. (IDCC)纠纷的禁诉令,后者拥有可用于智能手机的无线和数字技术专利。小米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自2013年以来,小米按照行业惯例销售了数百万部使用InterDigital专利技术的智能手机。行业惯例允许公司在商谈专利许可费期间进行这种销售。

围绕许可费的谈判在七年后破裂,InterDigital在2020年决定起诉小米的专利侵权行为,但结果却是一败涂地。

应小米的要求,中国武汉一家法院发布禁诉令,禁止InterDigital在与小米的官司结束前在中国境内外起诉小米。这家中国法院表示,如果InterDigital坚持,则将面临每周约相当于100万美元的罚款。

对于贸易律师和其他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与中国公司打交道的人来说,InterDigital案是中国无视外国公司专利、版权和商业秘密的最新迹象。他们表示,尽管中国政府作出了承诺,包括在2020年中美贸易协议中作出的承诺,但关键方面的情况并没有改善。

据该报道称,路易斯安那州前共和党国会议员、独立倡导组织“盗窃知识产权委员会”(Commission on the Thef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成员Charles Boustany称:“中国的增长和发展战略全靠知识产权盗窃和强制技术转让。”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没有回应置评请求。中国过去曾表示,已经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来改善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包括因应与美国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而修订专利和版权法。

在美国和英国,法院为防止相同的案件在多个法律地点同时进行,通常会发布禁诉令。在一个著名的案例中,华盛顿州的一个联邦地区法院发布了一项禁诉令,阻止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 Inc.)在德国对微软提起平行诉讼。

据跟踪中国法院的律师和其他人士称,中国的禁诉令更进一步,禁止全球范围内的法律行动。中国法院还宣称在全球范围内对专利许可费拥有管辖权,律师们表示,这与西方的标准做法背道而驰。

Akin Gump的合伙人、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纠纷专家Brian Pomper说:“中国人正在使用禁诉令这个法律工具,让中国法院——实际上是中国政府,而非其他任何方来决定知识产权的价值。”

美国贸易代表(U.S. Trade Representative)在4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谈到此事,称“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事态发展,例如中国法院发布广泛的禁诉令”。

华尔街日报说,长期以来美国公司一直对中国公司盗窃知识产权的行为多有怨言。特朗普政府2018年发起美中贸易战时,使用了一份关于中国盗窃知识产权的报告作为加征关税的最初法律依据。特朗普政府估计,知识产权被窃取或相关费用支付不足每年给美国公司带来的损失约为500亿美元。

依据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知识产权领域违法行为的经济处罚,并降低了外国公司直接向中国政府提出投诉的难度。

近年来,美国公司针对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盗窃行为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大幅减少,但法律界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是进步的标志。他们表示,恰恰相反,公司要么认为其在法庭上会输,要么不想冒着被中国反制的风险。

据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法学教授、禁诉令方面的主要权威Jorge Contreras说,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禁诉令,这是中国的全球扩张雄心甚至影响到其法院判决的一个例证。Jorge Contreras说,“对这些跨国公司来说,这种前景绝对恐怖,”Contreras称,“这完全是蛮荒地带。”

其中一个案例发生在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 简称OPPO)和日本企业夏普公司(Sharp Co., 6753.TO, SHCAY)之间。OPPO是步步高电子旗下中国手机品牌,夏普由总部位于台湾的富士康科技集团(Foxconn Technology Group)持有多数股权。

2020年1月,夏普在日本起诉OPPO侵犯其无线局域网技术的部分专利。OPPO随即在深圳的一家中国法院提起反诉。该法院确认具备管辖权,并称将确认OPPO使用夏普专利许可的使用费率。后来,夏普在日本和德国法院发起反击,促使上述深圳法院于去年12月发布一项禁诉令,称如果夏普不撤回诉讼,将对其处以每周约100万美元的罚款。

德国慕尼黑法院反对这一裁决,并试图通过签发一项反禁诉令来阻止上述禁诉令的执行。该案目前仍在审理之中,不过,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在一份强调重大知识产权案件的报告中称赞了该案,将其作为表明中国如何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跟随者”向“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引导者”转变的一个例子。

去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华为与Conversant Wireless Licensing(现为MOSAID Technologies Inc.)之间的纠纷发布了一项禁诉令,阻止Conversant在德国提起诉讼。Conversant拥有美国和国际无线专利。上述两家公司达成了和解,条款未予披露。

在第四项禁诉令中,爱立信拥有三星电子正在协商使用的专利。三星电子在武汉中院起诉了爱立信,该法院向后者发出禁诉令,否则将面临每周100万美元的罚款。这两家公司亦达成和解,条款未披露。

InterDigital案是首次针对一家美国公司使用禁诉令。

小米提交的法庭文件没有就使用了InterDigital的技术做出辩解,反而认为InterDigital要价太高。小米全球业务发展和知识产权战略副总裁Paul Lin表示,诉诸法庭是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一种方式,尽管不是首选方式,在此案中,诉讼正在几个司法管辖区进行。

应小米的要求,武汉中院发布了针对InterDigital的全球禁令,并表示将设定专利许可费率。小米发言人表示,武汉中院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迅速处理此案。

InterDigital当时的首席执行官William Merritt持不同看法。Merritt在中国法院向InterDigital发出禁诉令后不久说:“正如我们在许多方面看到的那样,中国制造商想按自己的规则行事。”InterDigital向印度和德国的法院提起诉讼,试图推翻武汉法院的裁决。InterDigital从未向美国法院提交起诉书,因为小米集团在美国没有大量的业务。

印度和德国的法院都支持InterDigital。InterDigital和小米集团在8月达成了和解,停止了所有的法律行动,达成了未予披露的许可条款。

华尔街日报的该报道说,InterDigital和小米集团都发表了声明,对和解表示满意,并称对条款不予置评。Colliers Securities研究InterDigital的分析师Derek Soderberg对这种乐观说法持怀疑态度。Soderberg说:“强硬手段当然是一种可能性。”他表示:“我认为中国正在利用武汉法院作为一种方式,试图使专利无效,迫使这些知识产权所有者签署不太有利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