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 中美竞争将持续下去 | 新闻 | 半岛电视台

2017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的豪华高尔夫胜地海湖庄园(Mar-a-Lago)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会晤。
在前往白宫的路上,中国一直是特朗普最喜欢的目标之一。
现在他一直在笑。
在上述会晤之后,这位由商人转为政治家的政客表示,“我们将建立非常非常好的关系。”
几个月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紫禁城招待访华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这是首位在紫禁城被款待晚宴的外国领导人。
这两个事件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的巅峰,之后开始走向破裂,两国开始在贸易、技术、海事索赔、人权和新冠大流行等方面展开日趋激烈的竞争,去年年底在中国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而美国现在是世界上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再次,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是特朗普在定于11月3日进行的总统大选中的最大筹码。
位于堪培拉的独立智库中国政策中心(China Policy Centre)主任倪凌超(Adam Ni)表示,“这可能是自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最糟糕的关系。”他并表示, “情况相当暗淡。”
在亚太地区,人们感受到了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美国的传统盟友,以及多年来试图平衡美国超级大国的支持小国,与中国的关系不断深化。

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托马斯·本杰明·丹尼尔(Thomas Benjamin Daniel)表示,“这不再是竞争。”他并表示, “这种竞争变得越来越具有对抗性。对于我们而言,这将使我们在东南亚的局势更加复杂,尤其是对于那些希望美国在该地区进行建设性参与的国家而言。”
缺席
特朗普就任之前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经常访问亚太地区,并且经常款待到访的亚太地区代表团。
奥巴马的标志性亚洲战略——关键点——旨在培育整个地区的链接,但也致力于与中国接触并在关键问题上进行合作。
相比之下,特朗普以他的缺席而闻名,他对亚洲各国首都领导人认为对该地区长期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的多边主义不屑一顾。自2017年参加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峰会后,特朗普就再也没有参加过这类活动。
特朗普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等专制领导人加强关系,同时吹捧“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并要求诸如韩国等传统盟友,要求为美国驻他们国家的数千名美军费用“付出代价”。

尽管他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但特朗普似乎对习近平仍然有些钦佩。据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称,特朗普在去年东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要求习近平在美国大选中提供帮助,但特朗普对这一指控予以否认。
这种反复无常的交易决策,只会加剧人们对美国坚持认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地区承诺的困惑。
但是,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一直试图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以及在诸如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活动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中国声称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北京目前在南海建造了军事设施,并部署了海岸警卫队和海上民兵来支持其捕鱼船队,这使沿海国家也感到不安,这些沿海国家也声称其最靠近其海岸的海域。
更强烈反应
特朗普政府表现出了更大的意愿来回应此类行动。
从2017年5月到2020年7月,美国海军在中国南海海域进行了24次自由航行,同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示,中国在海上的主张是“非法的”,这进一步加深了美国的做法。
新加坡S拉贾拉特南国际研究学院研究顾问 Joseph Liow表示,“你们不会看到他们在另一边大声欢呼,但有些人对中国的举动感到担忧,尤其是在中国南海或与印度接壤的边界等问题上。”

“但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不希望破坏与中国的关系,因为这些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广泛,而且它们也不希望破坏这种关系。”
特朗普政府还对新疆的事态发展做出了更大胆的回应。
在这两种情况下,美国都实施了有针对性的制裁,此外,特朗普下令取消美国对香港的特殊贸易地位。
一位匿名的日本政府官员在4月出版的《美国利益》(The American Interest)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与比奥巴马试图与中国接触的战略相比,特朗普更为果断的回应更为可取。
这位外交官在文章中写道,“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美国对中国的强硬立场比美国政策的任何其他方面都重要。” 他并表示,“亚洲精英集团——在台北、马尼拉、河内、新德里——越来越认为,特朗普不可预测的交易方式危害较小。”
2016年蔡英文当选台湾总统,特朗普成为接受中国台湾领导人贺电的首位美国总统。
尽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依法要保护台湾,但美国一直在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并鼓励台北对其军事力量进行现代化,因为中国正加强两岸的空中和海上活动。
全球台湾研究所副所长业介庭(Chieh-Ting Yeh)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阿文网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在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美台关系得到了迅速改善。”他并补充说, “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进取心越来越强”。
罕见共识
业介庭强调,美国对台湾的态度也得到了华盛顿的广泛支持。
他并补充说, “美台关系不仅仅取决于特朗普总统的一时冲动。”
分析人士指出,对华做法是美国国内政治上达成共识为数不多的领域之一。
格里菲斯大学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Feng Hui博士在学术网站《对话》上发表观点称,“在两极分化的政治气氛中,对中国强硬已成为美国两党罕见的共识来源。” 他并补充说,“事实上,即使特朗普在大选中败给了民主党竞争对手乔·拜登,中美关系也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
拜登曾在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担任副总统,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多次会晤。拜登曾表示,他的政府将以“榜样力量”而不是“力量榜样”领导美国。

虽然如此,尽管他已经招募了许多前奥巴马官员加入他的团队,但拜登也承诺将对中国采取更强有力的策略,他甚至称习近平为“暴徒”。
新加坡S拉贾拉特南国际研究学院研究顾问 Joseph Liow表示,“没有人认为这将是2.0版奥巴马。”他并表示, “抵制中国的声音持续稳定且不断升级,但他们将希望在存在共同利益的许多问题上与中国进行合作,例如健康和气候变化。”
拜登政府有望使美国重返特朗普退出的国际组织,并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
分析师还预计,拜登领导下的美国将与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建立更多的关系。随后,拜登竞选团队指责指责特朗普将“保护球拍”等联盟视为企图从汉城获得更多资金的尝试。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欧洲研究学院国际安全小组下属的KF-VUB韩国主席研究员林德·德斯麦勒(Linde Desmaele )在最近的政策简报中写道,“如果拜登获胜,预计蓝宫将松口气。”

无论谁在当地时间11月3日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中美这两个超级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都不太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
美国已经改变,中国也是如此。在亚太地区,外交官们正在准备应对未来四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