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白宫称年底前举行习近平拜登线上峰会,拜登对华政策或开启下半场
图像来源,EPA
瑞士苏黎世的海逸酒店门口配备了安保人员。
当地时间周三(10月6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瑞士举行会谈。
路透社称,会谈后不久,美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表示,美中两国原则上达成一致,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年底前举行线上会晤。
这是拜登上任以来,中美间经历一系列外交交锋后达成的结果。
对于两国首脑的这次线上会晤,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对记者表示,“我们仍在研究会晤的形式、时间、当然还有最后的细节,还有待敲定。”
路透社援引一位美国高级官员称,“总的来说,今天的对话是迄今我们在元首级别以下进行的接触中最有意义、最具实质性的一次。”
该官员补充称,华盛顿希望此次会晤能成为“未来接触的典范”,不过这次会晤不应被视为两国关系解冻。
白宫声明称,苏利文提到了美方对一些中国行为的担忧,包括人权、新疆、香港、南中国海以及台湾问题。
中国外交部则在声明中表示,杨洁篪阐述了中方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停止利用上述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对抗、竞争与合作
今年5月,布林肯接受美国CBS电视台《60分钟》采访时称,在涉及中国问题上有三种处理方式:对抗、竞争与合作。
将美中关系分拆成这三大项,是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对华表态的一贯特点。布林肯此前曾表示,美国的对华方针是“在应竞争的领域竞争,在可合作的领域合作,在必须对抗的领域对抗”。
不过,相比于“对抗”与“合作”,“竞争”似乎更能概括美国视角的对华政策。
图像来源,EPA
与杨洁篪的闭门会谈结束后,苏利文离开会场。
图像来源,EPA
杨洁篪(中)和中方代表10月6日离开举行会谈的海逸酒店。
今年2月,拜登刚上任不久,在接受美国媒体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他表示,美国不需要与中国“冲突”,但要进行“极为激烈的竞争”。
“竞争”一词由此进入美国对华关系的叙述中。这被舆论认为是对特朗普时代强硬对华态度的回调。
也有观点认为,美国对华采取什么政策,存在阶段性的考量。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安刚撰文表示,拜登不同于特朗普,设置了“有边界的战略竞争框架”,并做了四件事情——
- 清理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遗产”,有弃有承;
- 推进全球战略收缩,从中东、阿富汗撤出实际力量,集中精力实施升级版的“印太战略”;
- 举价值观和多边主义旗号,与盟友伙伴国家协调对华政策;
- 将应对气候变化放在中美合作篮子的首要位置。
安刚认为,以上可以算作拜登对华政策的“上半场”;“下半场”美国国会将快轨审议内容险恶的涉华法案,拜登政府和两党议员纷纷往里塞私货,“抗衡中国、赢得竞争”这口锅里“沸腾乱炖”。
同时,“上半场”还未触及的贸易问题和台湾问题,在下半场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主轴。
今年以来的外交交锋
拜登今年1月上任以来的中美政府接触中,两国官员的会谈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一次正面接触是在3月的阿拉斯加,代表中国出席会议的是杨洁篪和外交部长王毅。美国的代表则是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苏利文。
两国高官唇枪舌剑,布林肯在会后形容对话是“艰难而直接的”。
美中阿拉斯加会谈火药味十足:双方官员相互强硬指责
有观点认为,本次世界瞩目的会议,不仅没有为中美关系“破冰”,似乎还可能寓示着双边关系进入了“冰河世纪”。
也有分析认为,美中代表在媒体镜头前的“硬气”,其实背后驱动力非常可能是各自国内的政治需求。
在美国,对华强硬成为少有的能够团结两党的议题;在中国,“对美国挺直腰杆子”亦是能调动民意的政治取向。
图像来源,Reuters
拜登评价习近平“非常聪明”、“非常强硬”,“而且——我的意思不是批评而是事实——他骨子里并无民主。” (资料图)
三个月后,6月11日,布林肯与杨洁篪通电话,似乎并没有更多进展。
布林肯强调了在病毒溯源问题上合作与提高透明度的重要性,此外还对香港、新疆、台湾问题表达关切;杨洁篪则一一回应,呼吁美方“尊重事实和科学,不要将溯源问题政治化”;敦促美方恪守一中原则,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
又过了三个月,9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通话,《纽约时报》称这通电话“打破美中外交僵局”。
白宫声明称,两位领导人进行了“广泛的战略讨论”,既谈论了双方利益相交的话题,也触及了“利益、价值观及观点存在分歧”的领域。“他们同意公开且坦诚地处理这两类问题。”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引述一位高级政府官员的话称,这次通话是由拜登发起,而此次通话源于美国政府对中国层级更低的官员们不愿“进行严肃或实质性对话”的失望。
9月21日,拜登在纽约举行的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在长达半小时的演讲中,拜登一次都没有直接提及“中国”。不过,他说,美国并不寻求一场"新冷战"(new Cold War)或一个被割裂成不同集团的世界。
不寻求“新冷战”被中国接收为积极信号。
紧接着,本周三(10月7日),苏利文与杨洁篪在瑞士苏黎世一家机场酒店举行的闭门会议。北京和华盛顿都表示,这次持续了六个小时的会晤是建设性和坦诚的,美国表示,会谈气氛与阿拉斯加那次非常不同。
会谈中,杨洁篪表示,中方重视拜登总统近期关于中美关系的积极表态,注意到美方表示无意遏制中国发展,不搞“新冷战”,希望美方采取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同中方一道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走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之路。
上述白宫官员则称,“我们试图让美中之间达到一种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能够进行激烈的竞争,但要负责任地管理这种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