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2日舉辦平復泰源事件司法不法記者會、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左1)、政治受難者蔡寬裕(左2)、泰源事件當事人家屬江月瑋(左3)等人出席。中央社記者鍾佑貞攝 110年10月2日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2日舉辦平復泰源事件司法不法記者會、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左1)、政治受難者蔡寬裕(左2)、泰源事件當事人家屬江月瑋(左3)等人出席。中央社記者鍾佑貞攝 110年10月2日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台北2日電)泰源事件

泰源事件小檔案

  • 時間:民國59年2月8日
  • 事發經過:台東泰源監獄6名受刑人江炳興、鄭金河、詹天增、謝東榮、陳良及鄭正成計劃奪取監獄警衛連槍械、釋放監犯、進占台東、宣揚台灣獨立理念的反政府行動
  • 結果:行動失敗,6人陸續被捕。除鄭正成被判15年外,其餘5人都被判死刑,並在59年5月30日執行槍決
看更多
關閉
5政治犯因籌劃獄中起義,宣告台灣獨立失敗被捕,後遭處死;促轉會檢視審判過程,認定違反憲法權力分立及審判獨立原則,屬應平復的司法不法案件,今天全數撤銷5人叛亂罪名。

根據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資料,1970年2月8日,關押在台東泰源監獄的政治犯江炳興、鄭金河、詹天增、謝東榮及陳良等人,身上帶著「台灣獨立宣言」與文告,計劃奪取警衛槍彈、釋放監犯,打算前往外國教會電台,向世界宣告台灣獨立,刀刺警衛班長逃脫。

5人在12天內陸續被抓回,同年5月均遭到槍決,此事件在歷史上被稱為「泰源事件」。促轉會上午舉辦「平復泰源事件司法不法記者會」,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促轉會委員徐偉群、政治受難者蔡寬裕、江炳興胞妹江月瑋等人出席。

葉虹靈上午表示,促轉會審視泰源事件審判過程,認定過程受時任總統蔣中正的意志左右,已違反憲法權力分立及審判獨立原則,且量刑過程並非謹守罪刑法定主義。

徐偉群說,判決將當事人的行為解釋為「著手實行叛亂」,已屬擴張解釋或類推適用當時的刑法第100條第1項規定。此外,依照國民主權憲政原理,當國家權力的運作偏離憲政秩序,在別無其他救濟途徑的狀況下,人民可以收回權力的授權,行使抵抗權,因此泰源事件烈士行為應屬抵抗權行使。

蔡寬裕除了對促轉會表示感謝外,也表示威權統治時期,政治案件並非依法處理,而是「政治指導判決」。雖然說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但是有做總比沒做好,感謝促轉會還台灣社會公道公平」。

江月瑋致詞時泣不成聲,由兒子代為發言。他表示,江炳興在家族中,一度是難以啟齒的三個字,但看過舅舅的遺書後,才發現他是在大時代洪流裡用生命喚醒自由,「在自由呼吸的年代,我舅舅的貢獻,是非常難想像的」。(編輯:郭無患)1101002

影片來源:監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