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9T09:35:15.558Z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10月9日举行视频通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声明称,在两人的"坦诚交流"下,戴琪和刘鹤承认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不仅对美中也对全球经济具有影响力。

中国商务部则在声明中表示,"双方进行了务实、坦诚、建设性的交流",双方就中美经贸协议的实施情况交换了意见,表达了各自的核心关切,同意通过协商解决彼此合理关切。此外,中方就取消加征关税和制裁进行了交涉,就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等问题阐明了立场。

中国商务部还表示,双方同意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继续沟通,为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创造良好条件。

一名不愿具名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员透露,此次的讨论是"美国和中国致力于建立一个负责任的贸易关系的机会"。

戴琪在通话中强调美国对"损害美国工人、农民和企业的中国国家主导、非市场政策和做法"的关切。

拜登政府认为,中国对本国公司的大量国家补贴、知识产权盗窃和其他因素,在贸易中造成严重不公平竞争环境。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指控中国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并在2018年对价值37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关税。但许多美国企业批评征收关税的做法推高了成本,进口商首当其冲。

2020年初,美中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持续三年的贸易战停火。内容中,除了承诺增加购买量,中国还同意放宽其金融服务部门的壁垒和农业生物技术法规,并采取措施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但在美国人看来,中国并未充分履行协议。协议中的一个关键点是中国承诺在2021年底前,在2017年的基础上加购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包括石油及天然气(500亿)、工业产品(800亿)和农产品(320亿)。

相关图集:贸易战走过三年,该往何处去?

贸易逆差不减反增:特朗普把减少对华贸易赤字作为其优先政策。根据与北京达成阶段性协议,中方承诺从美进口大豆等更多商品。然而统计数字显示,2020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扩大,达到3169亿美元,上升7.1%。与2017年的2658亿美元相比,更增加了14.9%。去年,遭新冠疫情重创的美国对产自中国的电子、医疗产品需求明显增加。
就业岗位在哪里:特朗普曾誓言要让制造业的就业岗位回归美国。但美国企业及其雇员也是关税等贸易制裁措施的受害者。经济资讯分析公司“牛津经济”(Oxford Economics)的一项调查显示,贸易战导致美国丧失的就业岗位可能已达24.5万个。相反,如果逐步消除贸易壁垒,至2025年美国可能重新创造14.5万个就业机会。
越来越多中企上了黑名单:2021年1月,美国将小米等9家公司新增到国防部判定为与中国军方有联系的名单,发布投资禁令。此前美国已将包括中芯国际、大疆在内的60家中国公司加入贸易黑名单,理由是这些企业存在“违反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动。
社交媒体遭禁:2020年9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在美国境内下载和使用来自中国企业的手机应用程序微信和TikTok。TikTok在美国拥有大量本土用户,微信则是华人社区普及的通信应用。由于当事公司和用户团体通过法律途径多方申诉,一再阻止和推迟行政令的生效,禁用措施始终未能实施。
华为之争:在美中贸易冲突中,中国电信巨头华为成为争议焦点之一。2018年8月特朗普签署法案,禁止任何美国政府部门使用华为与中兴两家公司的产品,,包括网络设备。在美国的敦促下,全球多个国家已决定将华为排除在5G网络建设之外。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把华为及70家关联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元器件。随后,谷歌开始限制安卓系统和相关应用在华为手机的使用。从2018年底持续至今的孟晚舟事件,也被认为是美国惩罚打压华为的缩影。
渔翁得利:伴随着中国制造被征收高关税,美国一些进口商开始转战其他国家。越南和墨西哥成为其中的赢家。在中美贸易纠纷的两年中,越南对美出口增加了64亿美元。而在2017年至2019年间,墨西哥估计多向美国出口了47亿美元。台湾也进一步扩大了其对美国的出口量。此外中美贸易纠纷迫使很多中国制造商更快从中国迁出,将生产线迁往越南。

美国对中国产品启动"有针对性排除关税"

今年一月就任的美国总统拜登指示戴琪对美国对华贸易战略以及特朗普发起的关税进行全面审查。

戴琪本周宣布启动"有针对性的关税排除程序",对那些除了中国没有替代供应方案的美国企业"逐案"给与豁免。而戴琪提出的战略显示,拜登打算暂时维持惩罚性关税。

延伸阅读:戴琪揭对华贸易政策 左手喊对话右手续施压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将就排除对华关税问题征询公众意见,从10月12日到12月1日听取公众评论,USTR将权衡豁免对于就业、供应链和对话整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本周五,戴琪重申拜登奉行最符合美国利益政策的目标。

在与刘鹤通话前,戴琪办公室曾表示,戴琪视此次的通话为一次测试,以观察这种双边接触是否能帮助达成美国想要的目标。

(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