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4T08:05:04.553Z
聯合國環境署的报告指出,至少到2040年,全球化石燃料的總量都還可能再增加

(德國之聲中文網)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即將於10月31日舉行,聯合國環境署(UNEP)選在峰會舉行前10 天發表今年生產差距報告(Production Gap Report),並指出未來十年全球國家化石燃料生產計畫與所需的減排,「嚴重不同步。」 

嚴重不同步 

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議中,各國承諾將透過大幅度減排,讓全球暖化幅度保持於攝氏1.5度至2度。但UNEP在檢視各國預計化石燃料使用量,以及要達到巴黎協議願景的使用量後,發現兩者有極大差距。 

聯合國呼籲相關國家,應在2030年前將排放量減少近50%,並在本世紀中期實現淨零排放,以期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 

該報告分析全球15個化石燃料生產國,其中包括德國、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報告發現,這些國家總計預期在2030年生產超過110%的化石燃料,此外,至少到2040年,全球化石燃料的總產量都還可能再增加。

相关图集:气候变化 灾难离我们越来越近

攸关岛国生死:2015年的《巴黎气候协定》确立了全球升温幅度“必须显著低于2摄氏度”之目标,并且应当努力实现更有雄心的“1.5摄氏度目标”。在许多环保组织看来,2摄氏度目标并不足够。一些岛国甚至视之为生死攸关的议题。马尔达夫总统在今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就说,1.5度和2度之间的差异,对于马尔代夫而言“意味着死刑”。
突遭没顶之灾:气候变化背景下,面临淹没风险的不仅仅是沿海地区。就在今年夏天,中国河南、德国西部山区都遭遇了数百年不遇的极端强降水,引起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世界银行估计,假如不采取坚决措施遏制气候变化,到2050年,将有2亿多人被迫背井离乡逃离灾害,经济损失更是数以万亿计。
热浪滚滚而来:今年夏天,不论是北美西海岸,还是日本、西班牙、巴基斯坦,北半球的许多地区都遭遇极端高温天气。由于气候变化,今后的高温热浪将更加频繁:假如升温1.5摄氏度,全球14%的人口将每五年遭受一次极端高温天气;如果升温2摄氏度,这一人口比例将突破1/3,全球每年因高温天气而额外死亡的人数将增加到490万人。
山火步步紧逼:极端高温天气还显著增加了森林大火的风险。就在今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美国西部、意大利、希腊等地都遭受了严重的森林火灾。
农田颗粒无收:气候变化会显著改变一些地区的降水模式、季节分布,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在德国,2018年夏天的异常干旱天气就造成了大范围的农作物欠收。联合国今年8月更是警告,马达加斯加的大片耕地已经连续四年几乎没有任何降雨,该国将有可能成为首个遭遇“气候变化饥荒”的国家。
大步迈向地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今年9月表示,人类已经走在“灾难性的道路上”,现在“要么拯救世界,要么陷入地狱般的未来”。根据气候学家的估算,即便当前世界各国做出的减排承诺都能得到兑现,全球平均气温也会在本世纪内上升到比工业革命前高2.7摄氏度的水平,这意味着部分地区的人类生存环境将急剧恶化。11月初在苏格兰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各国将就进一步加强气候保护展开拉锯谈判。

 

呼籲立即減少生產量 

這項報告的主要執筆人之一、來自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的阿查可維瑟(Ploy Achakulwisut)指出,「研究報告結果很清楚:全球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產量必須立即急遽減量,與長期升溫限制於攝氏1.5度的目標維持同步。」 

他說,「政府們卻繼續計畫大量開採化石燃料,這樣的生產量遠超過於我們能安全燃燒的量。」 

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2日於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與會各國將於巴黎協議的框架下,討論未來如何加強對抗全球变暖。

 

(路透社,法新社)

 

© 2021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