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6T13:53:13.316Z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周,即将卸任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总理府接受了《南德意志报》记者的“告别专访”。采访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采访之后记者在描述对默克尔的印象时写道:“这是一位会带着自信离开总理府的总理。她所取得的成就比大家认为的要多。在听取一些批评意见时,默克尔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但是在另外一些议题上,她又会详细地、积极地参与争论。”

今年9月举行的联邦议院大选中,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CDU)惨遭大败。有些人认为,基民盟遭遇败局是因为默克尔没有出来代表基民盟参选。默克尔在接受《南德意志报》专访时说:“2018年,基民盟党大会上,我宣布放弃党主席的职位,因为我已经决定不再参加2021年的联邦选举。这些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我的信念没有改变:原则上,总理和党主席职位同属一个人。而2020年12月召开党代会的时候,在我看来,在联邦议院大选前更换候选人已经太迟了。”

相关图集:浓墨重彩的16年:德国总理默克尔

宣誓就职:“我将为德国服务”,默克尔在首次宣誓就职时说。她在大选中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施罗德,在2005年11月22日成为了德国联邦总理。她是担任该职的第一名东德人,也是德国第一位女性总理。
怕狗?:很多人议论,默克尔总是理智而冷静的。当普京2007年在索契府邸迎接这位女总理时,显然想测验一下她的极限。普京找到了默克尔的弱点:她害怕狗。而他让黑色的拉布拉多犬在默克尔身边蹭来蹭去。
会见达赖喇嘛:在上台初期,默克尔在执政风格上低调谨慎。第一次风波出现在执政第二年:她会见了达赖喇嘛,引发北京不满,明显影响了中德关系。默克尔则没有理会这些顾忌,表现出要为人权发声的意愿。
拯救欧元:默克尔被看作是德国“铁娘子”不无理由。在2008年金融市场雪崩、影响德国经济时,默克尔开始行动。她决定性地参与了欧元拯救伞计划,而对默克尔措施有切身体会的则是以希腊、西班牙为代表的欧盟国家。
开始第二任期:尽管她在2009年选举中的成绩并不漂亮,但她仍得以胜出,在2009年9月27日成功连任。在结束了与社民党(SPD)并不讨喜的大执政联盟后,她开始与理想的执政伙伴自民党(FDP)一起联合执政。
核电政策上的180度大转弯:虽然曾经是一名物理学家,默克尔并没有预见到日本福岛核电灾难,而且一直是核电的拥护者。然而2011年的核泄漏事故后,她180度大转弯,成为了核电的反对者,决定让德国退出核电。
背后的男人:谁能认出他的容貌,谁能辨出他的声音?尽管已经当了十年的“第一丈夫”,默克尔的丈夫绍尔(Joachim Sauer)仍然显得默默无闻。绍尔在1998年与默克尔结婚,本人是一名量子化学家,在柏林洪堡大学任教。
德美友谊危机:这是一个棘手的丑闻。恰恰是德国的第一盟友——美国,对德国政界高层进行监听,即便是默克尔的手机也未能幸免。对于总理府被监听一事,默克尔很久都没有表态——毕竟这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外交方面,对她而言都是一个严重事故。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她的这句话:“朋友之间的监听是绝对不行的。”
希腊“病人”:默克尔在全球粉丝很多,然而在希腊却是例外。在希腊债务危机的顶峰,她在该国极度不受欢迎、树敌无数。然而这位德国女总理没有松口:节约、改革、紧缩,她坚持自己对雅典政府的要求。
动容一刻: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决赛场上,平日里拘束、理智的她与德国联邦总统高克一起尽情欢呼。而默克尔和德国足球一样,正处于其最受欢迎的时刻。这幅画面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能做到”,真的吗?:在几十万难民通过巴尔干进入德国时,默克尔说,避难权没有上限。她针对难民问题的另一句名言是“我们能做到!”这位女总理称自有安排,然而很多德国人都在质疑,“我们真能做到吗?”
谁是西方世界的真正领袖?:这是2018年6月加拿大的G7峰会上。当时,这张照片引发了全世界的讨论。默克尔是在试图向特朗普解释世界问题吗?还是她在问,谁是西方世界的真正领袖?坐着的特朗普,是这里唯一说得算的人吗?
默克尔4.0:这是默克尔2017年宣布第四次竞选总理之后漫画家创作的漫画,她也在当年成功连任。在2018年下旬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默克尔宣布,第四个总理任期也将是她的最后一个。
身体状况一度引人担忧:2019年迎来65岁生日的默克尔,身体状况一度引发外界担忧。当年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她三次在公众场合出现身体颤抖状况。不过,这位德国“铁娘子”对外界强调自己身体没问题、无需担心,并采取了一些措施。鉴于前面几次都是在站立时出现颤抖状况,后来在出席欢迎仪式时(图),她都选择了尽量坐着。
默克尔时代逐渐走向尾声:默克尔在2018年10月底宣布将放弃竞选党主席。在经历了整整18年的默克尔时代后,德国最大政党基民盟完成了权力交替。默克尔同时宣布,在本届总理任期(2021年)结束后,不再谋求连任,也不会竞选联邦议会议员席位。这成为了默克尔退出政坛的开端。
告别的时刻:这张默克尔与鹦鹉的照片近日走红网络。在这张图上,平日不苟言笑、当仁不让的这位铁娘子露出了略带孩子气的笑容。这是2021年9月的照片,当时她正在德国东北部选区参与选战活动,为自己的基民盟拉票。不过在推特上,有人打趣说,这张照片上看不到黑色的基民盟,倒是有很多红绿黄(分别代表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仿佛预示了新的政府组阁。

在这场专访中,记者也提到2015年的难民危机。记者问默克尔为什么回避使用“难民危机”这四个字?默克尔回答说:“是的。我一般会避免使用这个词,因为每一个难民本身对我来说不是危机,而是一个人。我们面对的是被偷渡者组织和利用的难民潮,对此我们必须给出政治回答。因为人口走私的犯罪行为,也因为叙利亚或约旦的混乱局势,我们在之前的几年里没有足够关注到这些,所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一直说,错误在2015年秋季之前就已经犯下了。”

记者追问道:“您有没有因为有关难民政策的争论而考虑过辞职呢?”默克尔说“没有”。

在被问到默克尔首次出任联邦总理的2005年以来德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时,默克尔回答说,国家发生了变化,但更多的是世界发生了巨大改变。她表示,应该提出的问题是,“为了仍能在世界上发挥着良好作用,我们是否足够快地做出了因应和改变”。

记者也谈到了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问题。记者问默克尔,在新冠疫情期间什么事让她最感觉心情沉重。默克尔说,去年的圣诞节让她最感难过,“当时已经有了足够的检测试剂,然而在老人院和疗养院的测试还是太少了。去年圣诞节前后我试着与各地相关的负责官员通电话推动检测。我们提供免费测试,还承担了人工费用。尽管如此,还是花了很长时间才让福利机构普遍检测这件事执行起来。那是抗击这场大流行病的最薄弱的时刻。”

在谈到中国时,记者问默克尔似乎对中国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因为几乎每年她都会出访中国。默克尔说:“我刚当总理的时候,中国的GDP是2.3万亿美元,仍然略低于德国(2.8万亿美元)。今天,中国的GDP是14.7万亿,而我们的GDP是3.8万亿。尽管我们仍是一个相对富裕的国家,但我们在世界上的作用越来越小, 因为世界的平衡完全改变了。因此,我们必须以战略上明智的方式建立我们的关系。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我们曾经很重要。今天,我们必须为保持重要地位而奋斗。”

相关图集:德国“铁娘子”的中国足迹

默克尔访华聚焦香港问题 :这位德国女总理的第12次访华,正值延续数月的香港抗议活动之下。默克尔此行中也谈到香港问题,呼吁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解决危机。图中是默克尔和李克强在欢迎仪式上。因为默克尔此前数次在站立时出现颤抖情况,她近期一般是坐着听国歌演奏。
俯瞰紫禁城 谈笑风生:这是默克尔作为德国总理第11次访华。2018年5月2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她举行了欢迎仪式,两位“老朋友”也就中德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在中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40年之际,默克尔此次行程还包括访问有改革开放“试验田”之称的深圳。
与各国“强人”齐聚杭州 :2016年9月,默克尔在杭州参加了G20峰会,这也是她第10次来到中国。鉴于德国是来年(2017年)G20峰会的主办国,在照“全家福”时,默克尔站在习近平右边、正中的位置。
第四轮政府磋商:虽然看起来穿的是同一件上衣,但这其实是默克尔另一次访华。2016年6月,默克尔和李克强出席了第四轮德中政府磋商,中德两国也在她此行中达成了网络安全协议。值得一提的是,默克尔此行也在德国大使馆内会晤了公民社会的代表。
体会中国农村生活:2015年10月,默克尔第8次访华。在北京与习近平等会面后,她受邀前往李克强的故乡安徽,来到了合肥农村,到访农户家庭、参观乡村小学(图)。
成都逛菜市场:2014年7月,这位德国“铁娘子”第7次访华,前往成都和北京。默克尔在成都神仙树农贸市场的照片也盛传一时(图),据报道观摩品尝了宫保鸡丁。此外,她也在成都参观了德国大众与中国一汽的合资企业,并在北京出席首次“德中经济顾问委员会”会议。
会晤未来的“一把手”:这是默克尔2012年8月访华,图中她正与习近平举行会谈。值得注意的是这时习近平的职务还是国家副主席,在不久后的中共十八大以及第十二届人大上,他成为中国“一把手”。在此行中,默克尔也在中国总理温家宝的陪同下乘坐高铁、访问天津,拜访了空客在天津设立的组装基地。
前往广州 夜游珠江:2012年2月,默克尔第5次访华,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晤,并在温家宝的陪同下前往广州,出席德中经济论坛,参观德国隧道设备制造商海瑞克在广州的分公司,同时夜游珠江。图中,当地小学生向这位德国女总理献花。
生日合影 :在这张照片上,德国政坛“铁娘子”显得格外温柔。这张图片摄于2010年7月西安,当天正好是默克尔56岁生日,按中国属相属马的她正与兵马俑陶马合影。在她的此行中,德中签署了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冰期后的热情接待:2007年9月,默克尔在总理府会见了藏人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引得北京勃然大怒,德中关系随之进入“冰期”。2008年两国关系开始回暖。2008年10月,默克尔前往北京,出席亚欧峰会并与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举行会晤。她在北京受到了热情接待。
为“德中同行”揭幕:2007年8月,默克尔第2次访华,当时正值中德建交35周年之际。她在此行中前往南京,为德国在华系列文化活动“德中同行”揭幕,并与南京大学师生交流(图)。
首次访华:2006年5月,出任德国总理刚半年的默克尔首次访华,受到广泛关注。她的前任施罗德与中国关系密切,默克尔曾以反对党领导人的身份批评施罗德政府的对华政策。在此行中,她除了在北京与胡锦涛、温家宝举行会晤外,也前往上海,体验了磁悬浮列车(图)。

记者问默克尔是否赞同限制联邦总理任期长度?默克尔表示不赞同,她认为仅仅是限制任期长度“将意味着德国的宪法秩序在联邦总统和联邦总理之间的关系中发生重大变化”,所以她不建议这么做。

随着新一届联邦议院的登场,默克尔政府正式变为看守政府。在新一届内阁组成之后,联邦议院里也将为默克尔设置一间办公室。和她的前任施罗德一样,一间前总理的办公室。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