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10月13日电】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出的调整上市企业公布每三个月业绩等的“季度财报披露”的方针引发波澜。虽然意在促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偏重于追求短期利益以及将利益分配给员工,但有可能被投资者解读为透明度的倒退。今后金融厅的金融审议会将展开讨论,要汇总正反两方面意见找出妥协点的作业预计困难重重。

岸田在8日的施政演说中提及了季报披露。据分析调整是指放宽现有的披露义务,自民党公布的众院选举竞选承诺中也已写进。

披露季报是东京证交所1999年出台的一项规定。2006年的活力门财务造假事件曝光后,无法通过法律追究季度业绩造假成为问题,2008年起《金融商品交易法》规定了相关义务。

岸田欲调整季报披露的背后原因是来自经济界的强烈呼声。对企业来说,披露季报负担很重,尤其是关西经济联合会一直强烈要求加以改善。去年10月由关经联主办的研讨会上,甘利明(现任自民党干事长)出席,对关经联提出应从中长期角度力争提升企业价值的观点表达了赞同。

围绕季报披露存在各种意见,企业和投资者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存在很大困难。金融审议会过去也曾进行讨论,但认为“如果被解读为信息披露的倒退,就可能对日本的竞争力造成影响”,因此没有进行调整。

据金融厅介绍,在海外英国和法国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废除了季报披露义务。强制披露季报也称不上是国际标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要求研究将季报改为半年报,但最终不了了之。

日本国内的大型机构投资者表示“在看清长期目标的实施进度方面,我们重视季报披露”,对调整持谨慎观点。金融厅干部则表示:“在政治的世界里为投资者代言的人很少,将与专家一道细致讨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