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多重因素致新冠感染者骤减 警惕冬季增加

【共同社10月21日电】日本全国单日新增感染人数连日超过2.5万人的“第五波”新冠疫情迅速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疫苗普及、外出去闹市区或休闲娱乐的人员减少等,但尚未探明这些因素产生了多大影响。专家认为今后随着气温及疫苗效果降低等,感染恐怕会再次扩大,正持续分析以吸取可用于防备该情况的教训。
▽65万人免于感染
全国感染人数约从7月起骤增,8月20日超过25800人,创下历史新高。此后开始减少,9月中旬以后几乎较前一周减半。
究竟为何会以迅猛的速度减少?向厚生劳动省提议新冠对策的专家组织列举了多个因素,比如“疫苗接种取得进展”、“民众抑制行动”、“医疗机构和老年人设施等的集体感染减少”。
其中,疫苗似乎的确发挥了较大作用。结束两剂疫苗接种者占比达到人口的68%,65岁以上人口的这一比例达到了约90%。京都大学教授西浦博估算称,通过接种疫苗,3至9月约65万人免于感染,死亡人数得以减少约7200人。
截至“第四波”疫情,呈现的特征是行动范围较广的年轻一代感染人数增加后,波及老年人使得蔓延长期持续。然而,“第五波”中,65岁以上感染者、在老年人设施出现集体感染从6月底前后开始持续相对较少的数字。专家组织认为,这是疫苗接种取得进展的老年人感染扩大得到控制所致。
▽宣传效果
报道给人们行动带来的“宣传效果”也无法忽视。“第五波”时,有不少报道曝出了感染者骤增导致医疗吃紧,不得不居家疗养的人死亡或送医耗时等例子。通过这种报道,对高感染风险行动态度慎重的人可能增加。东京都医学综合研究所的分析结果显示,到9月底的紧急事态宣言期间,闹市区未接种疫苗的人数可能尤其减少。
也有意见认为,8月持续的连日下雨也是外出人数减少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些因素在何种程度上存在关联尚是未知数。担任专家组织主席的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所长胁田隆字称:“为了防备今后感染再度扩大,将进一步探讨此次骤然减少的因素和其贡献度。”
▽接种效果降低
以色列在全球率先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一度遏制了疫情蔓延,但7月感染人数再度增加。有意见指出,原因之一是疫苗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公司等的研究结果显示,疫苗对感染传染性较强的德尔塔毒株的保护效果在接种完第2剂的4个月后降至53%。日本国内也有疫苗效果降低引发感染,导致疫情蔓延的可能。
冬季在室内度过的时间增加,感染风险上升。可预见圣诞节等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增加。胁田在20日的记者会上称“很难预测减少局面会持续多久,此后会不会增加”,同时表示“就算发生集体感染,封闭起来抑制对于不造成下次感染扩大而言很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