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要财经新闻一周回顾
-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10月11日-15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政治/外交】
--习近平:“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台湾问题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宣布出资15亿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实现双碳目标快马加鞭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并表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习近平:中方愿同德方保持高层交往,积极开拓能源转型等合作新领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称,中方愿同德方保持高层交往,深挖传统领域合作潜力,积极开拓能源转型、绿色和数字经济等务实合作新领域。
--习近平:“民主不是装饰品”,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好制度”,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不是装饰品,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克强:乐见中国和蒙古扩大煤炭贸易规模,保证能源供应链通畅安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举行视频会晤时称,乐见两国扩大煤炭贸易规模,实现互利共赢;中方鼓励和支持两国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和商业规则积极开展合作,以长期合理稳定的价格保证能源供应链通畅安全。
--中国副总理:促进中俄能源合作深化,保障油气管道、核电机组等项目推进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称,要共同推动中俄能源合作迈上新水平,进一步促进合作深化,保障油气管道、核电机组等重大项目稳定运行、顺利推进,开展上中下游一体化合作。
--中国国务委员王毅:有关国家应切实承担责任,尽快解除对阿富汗单边制裁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表示,各方要尽快施以援手,帮助阿富汗人民纾忧解困,作为阿当前困局始作俑者的国家更应汲取教训,切实承担责任,仍在对阿单边制裁的国家应尽快解除。
--中国副外长:希望美国改弦易辙,使经贸合作成为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破冰船”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表示,中国同美国保持高层沟通对话,表明中方始终本着善意和诚意,积极推动改善中美关系,对话大门随时敞开;关于经贸合作,希望美方真正改弦易辙,通过政商共同努力,使经贸合作成为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破冰船”。
--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坚如磐石”,将继续支持台湾的自卫--白宫发言人普萨基
在台海紧张局势升级之际,白宫发言人普萨基表示,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坚如磐石”。“我们将继续支持台湾的自卫,”普萨基说。
--美国务院高官会见台湾在美人员,中国驻美使馆:坚决反对、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就美国务院高官会见台在美人员发表谈话指出,美方言行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对外发出极为错误和不负责任的信号。中方坚决反对、强烈谴责,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驻澳使馆发言人:澳洲前总理阿博特在台湾“疯狂”的表演充分暴露反华嘴脸
针对澳洲前总理阿博特关于“帮助结束台湾的国际孤立状态”的言论,中国驻澳洲使馆发言人表示,阿博特近日在台湾的丑陋而疯狂的表演令人不齿,充分暴露了其反华丑恶嘴脸。这只会让他进一步声名扫地。就澳洲前总理阿博特有关台湾的言论,中国外交部称中方已向澳方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西部战区:谈判中印度坚持不合理也不切实际要求,希望不要误判形势
中国和印度第13轮军长级会谈举行,中国解放军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龙绍华表示,印方仍坚持不合理也不切实际的要求,为谈判增加了困难;中方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意志坚定不移,希望印方不要误判形势,珍惜当前中印边境地区来之不易的局面。
--美国参议员鲁比奥呼吁拜登政府将从华为分拆的荣耀列入实体清单
以美国参议员鲁比奥(Marco Rubio)为首的共和党参议员呼吁拜登政府将深陷困境的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前子公司荣耀列入实体清单,称该公司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神舟十三号定于周六凌晨发射,中国航天员将在轨驻留六个月、出舱两至三次
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布会透露,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瞄准北京时间10月16日(周六)0时23分发射。是次飞行任务中,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六个月,出舱两至三次。
--微软旗下领英将在中国关闭职业社交网站,称环境明显“更具挑战性”
微软(Microsoft)的职场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在中国推出本土版将近七年之后,宣布将其关闭,在中国的最后一家主要美国社交网站就此退出。目前中国当局正在加强对互联网行业的控制。
【经济】
--习近平:中国将建立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建立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为全球交通发展贡献力量;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总理:中国经济运行平稳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有较足的备用工具箱应对挑战
中国总理李克强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运行,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合理区间,尽管三季度经济因多种原因有所回落,但中国经济韧性、活力巨大,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全年发展目标;还有比较充足的备用工具箱来应对挑战。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称将在未来对话中提出中国未遵守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问题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表示,上周她与中国副总理刘鹤的会谈有了“良好的开端”,她计划在未来的讨论中提出中国没有遵守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问题。
--《独家新闻》为加强打击反竞争行为,中国计划提升反垄断局级别--消息
两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正在考虑提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下属反垄断局的地位,以加大对反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
--中国总理:要深入论证提出碳达峰分步骤时间表路线图,纠正“一刀切”限电限产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会议指出,要深入论证提出碳达峰分步骤时间表路线图,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从实际出发,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确保北方群众温暖安全过冬。
--中国发改委:保证煤炭稳定生产,防止出现一家企业出事故、全域企业停产整顿
中国国家发改委表示,要依法依规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保证稳定生产;加快非计划停运煤电机组并网运行,应发尽发。还要坚决纠正一些地方不适当行政措施,坚决防止一家企业出事故、全域企业停产整顿等情况发生。
--中国发改委:严禁部分地区“资源先供本地”,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不影响双碳目标
全球能源价格的上涨亦让中国能源安全受到考验,随着冬季将来临,确保煤电气供应亦是当下的重中之重。中国发改委表示,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者“运动式”减碳,反对不作为、乱作为,严禁部分地区形成“资源先供本地”的小循环和保护主义倾向,严禁地方擅自关停煤矿。
--中国发改委: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上下浮动范围扩大至20%
中国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昨日下发通知称,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
--中国发改委:建立“能跌能涨”的市场化电价机制,总体对物价水平影响有限
为解决煤电矛盾导致的电力短缺,中国宣布将于本周五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对此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官员指出,此次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改革又迈出的重要一步,核心是真正建立起了“能跌能涨”的市场化电价机制。电价放开总体对物价水平影响有限。
--中国央行行长:中国通胀总体温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通胀总体温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中国央行官网援引他出席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做出如上表述。
--路透调查:中国今明两年经济料增8.2%和5.5%,降准预期减弱央行四季度料按兵不动
疫情、汛情、限电限产冲击服务业消费和工业生产,促使分析机构纷纷下调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速预估。路透综合逾50家机构预估中值显示,中国今年经济同比料增长8.2%,较7月进行的前次季度调查估值下修0.4个百分点;对明年经济增速预估则维持在5.5%不变。
--《焦点》物价冰火两重天中国9月PPI“破10”创新高,类滞胀下货币政策陷两难
受煤炭和部分高耗能行业产品价格上涨等影响,中国9月PPI同比涨幅一举“破10”创下有记录以来新高;与此同时食品价格下跌则拖累9月CPI涨幅回落至半年低点。分析人士预计,CPI短期料徘徊低位,但PPI将持续高处盘旋。
--《焦点》中国9月强出口凸显供给韧性,出口放缓节奏或拉长
常态化疫情防控行之有效以及工业体系完备,对中国出口形成强劲支撑,9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创下三个月高位。相较之下进口更弱一些,同比增速降到了年内最低水平,凸显内需差强人意。
--《图表新闻》中国三季度宏观经济热度指数结束五连升,货币政策感受续回升
7月以来,中国大型房企债务雷声不断、各地“能耗”双控持续推进、教培领域“双减”政策强力落实,中国经济随之承压。央行最新发布的三季度问卷调查显示,银行家和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均出现回落,此前二者已连续五个季度上升,并创出多年来的新高。
--中国国务院: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等标准建设,增强供应链稳定性
中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与产业技术基础标准建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标准化研究。
--中国工信部:进一步强化车联网安全监管,研究制定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进一步健全完善车联网安全监管,研究制定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并强化车联网安全监测和漏洞管理。
--山西加紧推动煤矿复产,强降雨不会对山西省煤炭保供造成影响--官员
在中国强调煤电保供的当下,近日山西省部分煤矿企业因暴雨临时性停产。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王启瑞表示,山西加紧推动煤矿复产,部分煤矿短暂停产总体上不会对山西省煤炭保供造成影响。
--中国京津冀及周边将开展采暖季钢铁业错峰生产,不低于上年同期粗钢产量30%
中国工信部与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通知,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提出两个阶段目标:11月15日至12月31日,确保完成本地区粗钢产量压减目标任务;2022年1月1日至3月15日,以削减采暖季增加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原则上各有关地区钢铁企业错峰生产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同期粗钢产量的30%。
--北京上海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降温明显,楼市入冬房企预期悲观
北京和上海今年第二轮集中供地于周三同日收官,与首批表现相比降温明显,楼市入冬房企债务压力亦普遍加大,在此背景下整体预期悲观。而回顾近期全国第二轮土拍,民企在重压之下,已基本不见踪迹。
--广东罗列13类商品房交易风险,高于备案价格或明显低于市价销售商品房皆是风险
中国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商品房交易风险提示的通知”称,房地产开发企业以高于备案价格销售商品房,或者以一次性付款、团购费等名义明显低于市场价格销售商品房,都是风险。
--哈尔滨出台楼市新政购房最多补贴10万元,地方政府出手稳市场
中国房地产严厉调控下,楼市已提前步入寒冬,地方政府也开始出台稳市场政策。哈尔滨市日前发布意见称,符合条件人才购首套房最高可获10万元人民币购房补贴,此外还放宽了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房龄年限。哈尔滨此举托底稳房价意味明显,后续可关注是否有更多城市跟进。
【金融】
--《焦点》中国9月金融数据疲软楼市寒意来袭,结构性宽信用托底仍是主线
中国9月新增贷款以及社融增量双双不及预期,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也超预期下滑,在继续显示实体需求疲弱的同时,亦透出房地产市场“速冻”的寒意。不过随着近期宽信用政策逐渐发力,金融数据料已接近触底,四季度有出现反弹的机会。
--中国监管推动银行理财子公司现金产品占比达标,部分年底前需降至40%--消息
为推动银行理财子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尽快达到监管要求,三位消息人士透露,中国银保监会要求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年底前将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降至40%,至明年底压缩至“现金类理财管理新规”要求的30%。
--路透调查:通胀和宽信用消磨中国货币宽松预期,降准期待值减弱
2021年第10期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展望调查显示,受访机构对10月以及未来三个月存款基准利率仍无任何变动预期;对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仍抱有一定希望,不过期待值有所减弱,未来三个月认为将降准的机构占比从上个月的四成跌至三成左右。
--《市场热谈》中国“宽信用”举措料再发力,碳减排支持工具呼之欲出
在看似平静的调休上班日周六的中国债券市场上,实则涌动着一则让人无法按耐的消息:央行近期召开会议,意在推出针对低碳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的专项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规模达万亿元人民币,且利率非常优惠。
--IMF称中国有能力解决恒大相关问题,但情况仍可能升级并造成广泛金融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周二发布的一份报告和评论中表示,中国有能力解决与恒大集团债务相关的问题,但恒大危机有可能升级,造成更广泛的金融压力。
--中国央行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剑指斩断跨境赌博等犯罪“资金链”
中国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从支付受理终端业务管理、特约商户管理、收单业务监测等多个方面提出管理要求;凡是涉及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重大犯罪案件的,应当倒查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执行本通知规定的情况。
--中国央行行长:金融科技降低成本亦有挑战,积极应对算法歧视等新型垄断问题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日前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但也给中国监管当局带来新挑战,未来将坚持金融必须持牌经营,建立防火墙避免金融风险跨部门、跨行业传播,并积极应对算法歧视等新型垄断问题。
--中国虚拟货币交易所币安宣布清退大陆用户,将切换至“只允许提现”模式
中国监管最新一轮针对虚拟货币的打击影响继续扩大,中国最大虚拟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宣布,为响应当地政府监管政策要求,币安C2C将于2021年12月31日24:00(东八区时间)下架CNY交易区。
--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水平攀新高,财富信心和投资参与度显著增长--调查
据最新发布的2021年《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显示,中国新富人群的财富健康水平总体迈上新高,财富健康指数为72.02,较2020年小幅上升2.29个点,创该指数发布五年以来新高;其中财富信心和投资参与这两项次指数呈现显著增长。
【固定收益】
--《分析》中国央行连两月等量续做MLF,降准门槛再升结构工具料仍唱主角
中国央行本月连续第二个月等量平价续做到期中期借贷便利(MLF),虽然面临税期,且面临信贷增速放缓,经济增长疲弱下地产业违约危机频现,但央行仍淡定选择完全对冲,加码宽松的预期进一步下降。
--《图表新闻》外资9月人民币债增持量环比扩大逾七倍并创2月以来新高,投资热情升温
中国上海清算所最新数据显示,9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同业存单减持幅度较上个月有所扩大,规模为222亿元,拖累当月境外机构在上清所托管量减持189亿元,为连续第三个月减持。不过综合同期在中债登新增的884亿元,境外机构当月在银行间债市总增量为695亿元,较上月总增量84亿元大增逾七倍,创下今年2月以来新高,显示外资机构对中国债券热情升温。
--《焦点》恒大违约在即,境外债权人有哪些法律选项?
随着中国恒大集团正式违约期限逐渐逼近,该房地产开发商的离岸债券投资者正在评估他们的法律选项以保障他们的投资。
--《焦点》恒大危机令中国企业债风险溢价创纪录高位,房企遭新一轮评级下调
中国恒大集团和其他主要地产商的危机不断发酵,导致实力较弱的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风险溢价周三触及纪录高位,并引发新一轮信用评级下调。
--《焦点》中资地产美元债抛售潮稍缓,但负反馈循环中信心仍难止跌
中国恒大债务危机的冲击波不断发酵,花样年美元债无征兆违约后,当代置业寻求美元债展期,新力亦宣布无力偿还下周到期债券,坏消息接二连三,周初中资地产美元债再迎一波猛烈抛售。近两日虽整体触底反弹,但在政策调控未有明确放松信号前,市场信心仍难止跌。
【外汇】
--《图表新闻》时隔五年八个月人民币CFETS指数重回100,然后呢?
时隔五年八个月路透测算的人民币汇率CFETS指数重回100关口上方,上行之势似未完结;去年7月底CFETS指数探底91.42低点后开始反弹,至今约10个半月时间上涨9.5%,成为该指数自2015年公布以来最长的单边升势,今年至今该指数累升5.47%,表现极为亮眼。
【证券/行业】
--《分析》中国可能继续抑制房地产业,但可能软化策略
政策消息人士和分析师表示,尽管经济放缓,担心房地产泡沫可能会破坏长期发展的中国领导人也可能继续保持对房地产业的严格调控,但在必要时可能会软化一些策略。
--《焦点》中国调整电力政策,对金属制造商和其他能源大户寓意为何?
中国政府放开电力市场,允许发电商向商业和工业客户收取市场价格,这对能源密集型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行业以前能够锁定固定的电力成本。
--中国煤炭价格刷新纪录高位,山西洪灾加剧供应紧张问题
中国的动力煤价格在飙升至纪录新高,产煤大省山西的洪灾加剧了供应紧张问题,同时中国政府放开电价的新举措提振了发电厂的需求。
--中国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加快至6.8%,前九月增12.9%--能源局
中国国家能源局公布,9月全社会用电量达6,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速加快至6.8%,两年平均增长7.4%;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1,651亿千瓦时,同比增12.9%。
--中国进一步发放1,489万吨2021年石油进口配额--文件和消息
根据有关文件和贸易人士的消息,中国在2021年为独立炼油商发放更多原油进口配额,最近一批配额为1,489万吨。
--中国“养猪大户”齐预亏,猪价跌跌不休下牧原股份、新希望等业绩承压
中国多家“养猪大户”预亏,在猪价跌跌不休之下,中国最大生猪养殖公司牧原股份预计三季度同比转亏,多至10亿元人民币,龙头企业新希望三季度亏损可能高达逾20亿元,正邦科技更是预亏多达65亿元。
--中国药监局开展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化妆品质量安全
中国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的通知,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再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
--中国民航局:民航生产运输逐步恢复,9月旅客运输量同比降幅收窄至24.7%
中国民用航空局表示,9月中国航空客运量同比下降24.7%,为3,611.7万人次。随着民航生产运输呈现逐步恢复态势,这一降幅小于前一个月。
--中国9月汽车销量连五月下降但降幅收窄,全年新能车销量或达300万辆--中汽协
受芯片短缺、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中国9月汽车销量连续第五个月同比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新能源汽车仍为亮点,当月产销继续刷新记录,中汽协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破300万辆。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香港露面,会见了几位商业伙伴--消息人士
两名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日前在香港露面,并在最近几天会见了商业伙伴。自去年底监管机构开始打压其商业帝国以来,他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蚂蚁集团注册资本金增近五成至350亿,公司称源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正在整改中的中国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最新将注册资本金增加至350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准备上市时披露的237.8亿元相比,增幅接近50%。
--中国恒大称提前赎回恒大财富投资产品的六名管理人员已经全额归还款项
中国恒大集团公告称,六名提前赎回恒大财富投资产品的管理人员,已于10月8日前将所有提前赎回的款项全额归还到恒大财富指定账户。公司已对上述六名管理人员进行问责惩处。
--恒大汽车称尽管面临资金短缺困境,但仍目标确保恒驰首车明年初下线
陷入困境的中国恒大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分支--恒大汽车表示,尽管面临争取外部投资的困难,但该公司目标确保恒驰首车明年初在天津工厂下线。
--上交所恢复先正达集团发行上市审核--交易所文件
上海证交所更新披露文件称,已恢复瑞士农化巨头--先正达集团发行上市审核。上月底,上交所披露文件称,中止先正达集团发行上市审核,因该公司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
--联想集团回应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财务信息可能在申请审阅过程中过期失效
全球最大个人电脑生产商--联想集团回应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称,考虑到公司业务规模及复杂度,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信息可能会在申请的审阅过程中过期失效,同时,审慎考虑最新发行上市等资本市场相关情况后,公司决定撤回中国存托凭证于科创板上市及买卖的申请。
--《热点透视》美团反垄断罚款靴子落地,后续监管举措可能正在酝酿
中国的美团已经顺利消化了来自政府方面的冲击。这家市值2,000亿美元的餐饮配送公司周一股价涨幅高达8%,此前中国市场监督机构对其进行了反垄断罚款。5.28亿美元的罚款仅占其2020年国内销售额的3%,远低于10%的上限,也低于对阿里巴巴的处罚力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