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宪
2021-11-29T02:29:21.173Z
菲律宾拳王帕奎奥(Manny Pacquiao)将竞选明年举行的总统大选,过去,他曾批评现任总统杜特尔特与中国交好,在南海主权上不够强硬。

(德国之声中文网)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最近因南海争端愈趋紧张,双方聚焦在南海「仁爱礁」的主权上。菲律宾国防部长上周拒绝中国提出「拖走在仁爱礁搁浅军舰」的要求,并称从未有过承诺。

中国外交部则回应称,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要求菲律宾信守承诺,拖走在仁爱礁非法「坐滩」的军舰。

名为「马德雷山号」(Sierra Madre)的军舰为是二战期间为美国海军所建,1999年起菲律宾刻意将船舰搁浅在仁爱礁周边,作为主权象徵。位於南海的仁爱礁的主权一直存在争议。

在这之前,中国海岸警卫队的船11月中,拦截了菲律宾补给船并发射水炮。虽然过程无人受伤,但导致补给船无法运送物资给驻守仁爱礁的菲国军人。

延伸阅读:菲律宾控中国海警「非法」驱逐菲国船只

菲律宾总统候选人、现任参议员班斐洛·拉克森(Panfilo Lacson)在争端发生後几天,登上与中国有主权争议的中业岛,途中除了收到中国海军的警告,手机还接到「欢迎来到中国」的短信。他此行目的是要宣示主权,在岛上插上了菲律宾国旗。

选举中的「南海议题」

「南海议题」是上届菲律宾大选中的焦点之一。杜特尔特2016年竞选期间,扬言要骑水上摩托车到与北京有军事冲突的黄岩岛并在岛上插旗,但随著菲中关系改善,杜特尔特隔年改口称无需冒险登岛。过去几年执政期间,杜特尔特在南海主权上不够强硬的态度饱受反对党批评。

明年菲律宾总统选举的候选人大致底定,「南海议题」再度受到关注,目前几乎所有候选人都已经对南海主权争议表明立场。

刚登上中业岛的总统候选人拉克森在被中国海警警告後,在推特指中国海军无权驱逐他们的飞机。另一名候选人、菲律宾拳王帕奎奥(Manny Pacquiao)则曾表示,在与中国成为「朋友」的同时,希望能保护菲律宾在南海的主权。

延伸阅读:曾批政府亲中的菲律宾拳王:明年选总统

同样将角逐大选的马尼拉市长伊斯科·莫雷诺(Isko Moreno)则说,将利用海牙仲裁机构对南海争端的裁决,作为与中国谈判的筹码。杜特尔特的亲信克里斯多福.吴(Christopher Bong Go)也已登记参选,虽未明确对「南海议题」表态,但外界认为其立场将会与杜特尔特一致。

美菲2019年共同举办的演习中,一艘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船只在南海驶过一艘中国海岸警卫队的船。(资料照片)

至於目前民调最高的小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在南海争议上认同杜特尔特的作法,不应与中国发生冲突,称「菲律宾无法承受与这个亚洲巨人开战」。现任副总统罗贝多(Leni Robredo)也将参选下届大选,她表示若中国不承认海牙仲裁则无法谈,但在贸易、投资合作上持开放态度。

今年6月一份民调显示,大约47%的菲律宾人认为政府在维护国家在南海主权方面做得不够。「南海议题」与菲中关系常是菲律宾政坛及媒体讨论焦点,选前更是明显。菲律宾前海军副司令裘德·王(Rommel Jude Ong)引述一份民调指出,对菲律宾人而言,南海议题的重要性排在第四,仅次於疫情丶经济和贪腐。

内政优先於外交

菲律宾马尼拉智库「亚太进步之路基金会」(Asia Pacific Pathways to Progress)研究员瑞杰龙(Aaron Jed Rabena)向德国之声指出,面对中国及南海争端的态度,将决定一名总统候选人的爱国程度,以及会大多大程度上愿意为菲律宾的主权站出来。

但他强调,南海问题的严重度也取决於该区域的情势,如果南海局势在竞选期间升温,那就会在选战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过在这之前,当然「会有更紧迫的(菲律宾)国内问题」。

长期研究菲律宾选举的菲律宾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安天浩(Enrico Gloria)认为 ,比起南海争议等外交政策,菲律宾人更重视选候选人的人格特质以及对於个人的期待。

菲律宾人权倡议人士在小马科斯的选举办公室外举行抗议活动,要求取消期其竞选资格。

他向德国之声说:「候选人捍卫主权的行为或立场,可以增加自身名气,但不见得能反映在支持度上。」他并说,虽然南海争端及对中国的态度是个选举议题之一,在总统候选人的辩论上也会是个题目,但并非影响选情的重要因素。

安天浩举例,参选人罗贝多反中立场鲜明,捍卫南海主权态度强硬,但民调支持度仍落後於小马科斯。根据菲律宾社会气象站(SWS)11月中的民调显示,小马科斯的支持率47%,其遥遥领先反对阵营领袖罗贝多的18%,接着才是马尼拉市长莫雷诺13%。

杜特尔特对中国态度转强?

正因南海争议态度并非动摇选情关键,安天浩认为,最近杜特尔特在南海议题上的对中国态度转为强硬与选举应该无关,比较像是在结束任期前要展现成果。

最近,杜特尔特在一场习近平参与的峰会上表示,他对近期菲中在南海的争端感到「厌恶」。安天浩向德国之声指出:「杜特尔特剩下几个月就要下台了,他想让菲律宾人看到他做了哪些事情,这也是他对选民的承诺。」

不过,菲律宾研究员瑞杰龙则称,这的确有可能是为了选举才改变态度,但这也是基於公众压力,毕竟杜特尔特过去也曾对中国发表过类似的声明,因此必须继续观察。

美中角力中心?

明年五月将举行的菲国大选,攸关马尼拉未来是否继续与北京继续友好,又或是回到杜特尔特上任前的菲美的紧密关系。

安天浩指出,「中国议题」在杜特尔特上任後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才开始成为焦点。他认为,目前呼声最高的小马科斯对中国的态度,可能和杜特尔特差不多,也就是和中国保持友好关系,这是因为「中国仍能为菲律宾带来一些经济利益,这也代表捍卫南海主权上较弱的态度」。

杜特尔特2016年竞选总统期间,扬言要骑水上摩托车到黄岩岛并在岛上插旗,但随着菲中关系改善,杜特尔特隔年改口称无需冒险登岛。

但他表示,小马科斯的外交政策可能和杜特尔特些微不同,像是与菲律宾与美国的关系就不会太差。他说:「小马科斯不会像杜特尔特那样,威胁要废除「军队互访协定」(VFA),因为大部分的菲律宾人仍是比较喜欢美国。」

延伸阅读:美国副总统将访东南亚 寻求支持抗衡中国

香港媒体《南华早报》日前曾引述菲律宾分析人士认指出,中国希望小马科斯担任下任菲律宾总统,因为他的父亲斐迪南·马可仕(Ferdinand Marcos )在46年前与中国建交。瑞杰龙向德国之声表示,他同意这样的看法,并说:「这可能是真的,因为马科斯家族也一直与中国人非常友好。」

不过他也强调,当年也是小马科斯的父亲要求菲律宾在南沙群岛的的主权要合法化,并在该岛上部署菲律宾军队。马可仕执政期间,占领南沙群岛多个岛屿并设立「卡拉延市」,但一直不被中国及越南所承认。

中国大使馆10月19日邀请小马科斯作为「荣誉嘉宾」,参加一场「中菲高层交往照片墙」揭幕仪式,墙上挂有他父亲的照片。小马科斯和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各自坐在其国旗下,宛如正式的外交会议,显示中国与小马科的关系密切。

「仍以菲律宾国家利益为主」

瑞杰龙指出,「对自己友好的候选人当选,符合每个大国的国家利益,但更重要的是,选举将由菲律宾人民的意志来决定,这将首先考虑到菲律宾的国家利益。」

菲律宾前海军副司令裘德·王向德国之声指出,竞选活动要在明年年初才正式开始,目前说谁会赢得明年的选举为时过早。不过他说:「美中竞争将会影响所有总统候选人各自的外交政策,以及公共讨论。」

菲律宾专栏作家奥斯汀·王(Austin Ong)则认为,菲国大选并非美中角力的中心,「特别是习近平与拜登团队已直接沟通」。他强调,比起中美博弈,菲律宾大选的重要性更关乎当地的复苏和发展,特别是面对东盟邻国也在加速发展,挑战之大。

相关图集:中国南海“微整形”工程 效果清晰可见

接近完工:2016年6月28日拍摄的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在存在主权争议的永暑礁(Fiery Cross Riff)修建的一条3000米长的飞机跑道修建已经进入尾声。理论上,该跑道足以满足空客A380机型的起降。与7个月之前的卫星图像比较,中国在南中国海人工岛屿的建造速度惊人。
岛上设施:这张卫星图片是2015年11月拍摄的,人们可以看到岛上正在进行建造工程。据悉,岛屿上已经设有一个直升机停机坪,一个300米长的码头,还有面积大到足以停靠军队油轮的海港。
赤瓜礁:中国在争议海域填的首个海造地工程之一就是在赤瓜礁(South Johnson Reef)进行的。赤瓜礁由中国实际控制。这张最近拍摄的图片可以看到,岛上北端一座雷达塔的修建接近完工。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下属机构亚洲海事透明倡议(AMTI)表示,岛屿中心位置可能修建了一座大型的多层军事基地。
军事基地?:从2016年年初,在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 Islands,中国称为南沙群岛)之内的美济礁(Mischief Reef)附近,中国也开始大兴土木。专家推测,美济礁未来可能会成为中方的海军军事基地。
飞速建设:南熏礁(Gaven-Riff)的人工岛工程始于2014年,施工速度很快,已经填海造出11.4万平方米土地。对比2014年3月的左图和2014年8月的右图,一座人工新岛赫然成形。
防空塔:根据亚洲海事透明倡议,自2003年起,中国就在南熏礁部署了军力。专家们表示,岛上主广场上似乎建立一个防空塔。
如何造岛:扩张岛礁的基本流程是从海底疏浚砂石,倒在浅滩上,砂会聚集至高水位线以上,之前岸床或者岛礁的位置就被隐藏起来。然后用推土机等工具将砂子弄平。建造完想要的土地面积后,岛屿周边工人要建立壁垒,防止侵蚀和风暴潮。之后就开始建造各种设施。
“沙土长城”:中国对南中国海上约90%的区域提出领土要求,而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国也对这块资源丰富的水域提出主权要求。南中国海是重要的世界贸易航运通道,每年都有价值约5万亿美元的货物经由该海域运往全球各地。中国的填海造地被美国军方称为“沙土长城”工程,美国对建造人工岛屿的意图表示严重关切。北京认为,其对南中国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美国的担忧:华盛顿担心,中国在南中国海地区军事层面的努力会削弱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和经济力量。美国考虑派遣美国军机和军舰进入南中国海新造岛礁12海里内海域。华盛顿一再向北京和其他在争议海域进行填海的国家结束工程,但北京对此表示拒绝。
生态影响:菲律宾政府表示,中国的人工造岛活动对南中国海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不可逆转的广泛破坏”。并且,珊瑚礁系统因此遭到破坏,导致周边沿海国家每年蒙受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