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七连降创20个月低位 政策应供需两端齐发力
路透北京10月31日 - 电力供应仍然紧张、部分原材料价格高位上涨以及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续降至20个月低点,其中生产、新订单、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均刷新去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价格方面,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环比大涨重返70上方高位,出厂价格指数亦骤然上升创下2016年有该数据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提示应警惕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向生活资料价格传导的趋势。
分析人士认为制造业供需皆弱,要求政策面亦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提振内需,并畅通供应链、产业链。
“制造业供需两端都有问题,需求方面新订单总体是减少的,出口订单稍微反弹但依然处在50下方的低位,内需也比较弱,”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丁爽称,“供给方面,能源紧张缺电等持续影响,导致即便在需求比较弱的情况下,企业想要生产的量可能都满足不了。”
他认为,制造业实际情况可能比PMI表现得还要弱一些,因为PMI五大分项之一的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标是个逆向指标,配送时间减慢技术上对整体PMI有提振作用。但以往该指标减慢是因为需求太旺来不及配送,10月减慢的主因可能是供给跟不上。
假设10月配送时间指数为50,即配送时间长短与上月持平,丁爽个人计算的制造业PMI应该在48.7,较官方数据49.2低了0.5个点。
“政策需要供需两端同时发力,都要采取行动,需求侧主要靠财政发力,供给端则应着力化解能源紧张对生产的制约,”他称。
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周日联合公布,宏观经济先行指标--10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9.2,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49.7,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七个月下降,并刷新去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其中,生产指数降至48.4,新订单指数降至48.8,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降至53.6,均为去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供应商配送时间则从上月的48.1降至46.7。
“(制造业PMI)在荣枯线以下继续回落,表明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称,订单类指数全部处于荣枯线以下,被调查企业有三分之一左右将需求不足列为最大困难,表明需求不足对企业生产的制约更为突出。
他认为,当前内需不足、能源、原材料供应阶段性紧张等问题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制约增强;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提振内需、畅通供应链、产业链,切实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
**警惕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向生活资料价格传导的趋势**
部分原材料价格大涨是制约中国制造业生产的一大因素。部分行业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较为突出,10月基础原材料行业、装备制造业等能源需求较大的产业增速放缓,行业PMI分别降至47.2和51.2,环比减少0.1个和0.6个点。
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环比上升8.6个点,至72.1的五个月高位,处在历史较高水平;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升4.7个点至61.1,为2016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购进价格指数继续较快提高,表明企业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出厂价格指数也有一定提高,提示应警惕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向生活资料价格传导的趋势,”张立群称。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文韬也指出,10月国内电力、煤炭等能源价格较快上涨,企业原材料成本明显上升,并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向下游传导,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为70.5%,创历史最高点。
而且能源价格上涨还导致企业物流成本上升,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业比重为37.6%,较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创年内高点。
“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成本与出厂价格‘双升’需要引起注意,一定程度反映出制造业中上游成本有部分向消费终端的传导迹象,”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称。
统计局公布的10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中,投入品价格分项指数环比升4.3个点至57.8,创年内新高,21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的投入品价格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当月销售价格指数也升至52.7的五个月高点。
**非制造业扩张放缓,但平稳运行态势未变**
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还公布,10月官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52.4,环比下降0.8个点,扩张力度有所减弱。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9,比上月下降0.6个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6,比上月下降0.8个点。
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受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和成本过快上涨的影响,10月非制造业经营活动增速有所放缓,但需求保持平稳,非制造业整体平稳运行态势未变。投资需求趋升和节日消费拉动是本月非制造业保持平稳的主导因素。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稳定在56以上,新订单指数较上月明显回升,尤其是土木工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预示着四季度基建投资需求将加快释放,”他称。
物流信息中心武威指出,非制造业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为43.6%,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建筑业和服务业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疫情反复和原材料价格的过快上涨迹象对非制造业的影响不容忽视。
“总体来看,非制造业经营活动增速有所放缓,但需求相对稳定。四季度,投资和消费需求持续发力仍具备基础。”他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