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中国央行可能会在放松政策提振经济上谨慎行事--政策消息人士
路透北京11月8日 - 政策消息人士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央行可能会在放松货币政策以提振经济方面谨慎行事,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和工厂价格加速上涨加剧了对滞胀的担忧。
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势头正在减弱,原因包括防控新冠疫情的新措施、电力短缺影响工厂、以及房地产业的债务危机等等阻碍经济活动的因素。
据参与内部政策讨论的消息人士称,降息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但央行可能会在经济增长受阻时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外界普遍预计,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从第三季度创下的一年低点4.9%进一步放缓。一项官方调查显示,10月份工厂活动连续第二个月萎缩,而工业产出增长放缓至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原因是环境限制、限电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中国人民银行打破市场预期,在7月份大范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并未下调利率或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转而专注于去杠杆化和防范房地产泡沫。
一些分析师曾认为,央行今年可能会降息,但现在感到滞胀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滞胀是指物价上涨、失业率高企和需求疲软并存的局面。
路透调查显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涨势自7月以来升温,10月可能进一步加速至上涨12.4%,恐创1995年10月以来最高涨幅。
他们指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美联储)缩减刺激政策对中国央行的影响料不大,中国央行是以自身的经济增长及通胀前景作为引导政策的主要依据。
一名消息人士称,“有降息及降准的空间,但PPI增幅加速可能令调整空间受限。”
中国央行并未立即回覆路透的置评请求。
**滞胀风险**
“受到限电及相关供应限制的影响,滞胀的特征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将会使短期政策选项受限,”花旗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
花旗预期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将降至4%,野村则预估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受到供应及需求侧影响将降至3.0%左右。
但一些中国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距离美国1970年代的滞胀景况还相当遥远,他们更愿意使用“准滞胀”来描述目前更复杂的经济状况。
分析师预计中国PPI涨势将在2022年放缓,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能会稳步回升,同比涨幅预计将在10月达到1.4%,高于9月的0.7%。
大多数分析师已将降准或降息的预期推迟到2022年,反映官方的谨慎态度。
交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唐建伟对路透表示,央行年内降息和降准的可能性不大。明年需要关注PPI是否会下降,还要关注美联储的政策。
路透本月对固定收益分析师的调查预测,市场认为短期内中国央行依旧不会动用价格型政策工具,在11月完全不会出现包括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政策性利率的举措,未来三个月展望也是如此。只有23%的分析师预计未来三个月中国可能降准。
但一些政府经济学家敦促中国央行加快行动。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道:“我们应考虑在第四季度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释放更多资金,支持增长。”
有针对性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受到物价上涨冲击最深的小企业尤其有帮助。
“稳定将是2022年的首要任务,”徐洪才表示,预期2022年经济增长率将从今年预计的8%左右放缓至5%至6%。(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