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碳减排新工具“加水又加面” 宽松预期降温惟地产阴霾难散
路透上海11月9日 - 市场期盼许久的中国碳减排支持工具终于面世。分析人士称,此次新工具出炉,央行可谓结构性宽信用、中性补充基础货币、定向降低融资成本一举多得。作为结构性直达工具,其不能等同于变相降息,本质上为低息定向再贷款;在可实现精准调控流动性并助力稳经济同时,亦令降准预期进一步削弱。
他们认为,在当前国内新冠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犹存背景下,这表明货币政策中性求稳的态度依旧。虽然地产行业风险此起彼伏凭添不少忧虑,政策托底预期未消,但风险可控下料央行仍将运用包括MLF(中期借贷便利)、逆回购等在内多手段平衡对冲流动性。
“本次政策属于‘中性补货币、结构宽信用、定向降成本’,”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王先爽表示,如果这一政策渠道投放畅通,预计后续央行通过降准释放基础货币概率和频次将降低。
央行周一称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央行申请资金支持;央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一年,可展期两次。金融机构需提供合格质押品。
兴业证券固收分析师罗雨浓认为,关于碳减排工具的传闻已经很久了,这次终于落地,利率低于当前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说明央行通过结构性货币工具支持中央实现“双碳”目标的力度是很大的。
他表示,碳减排工具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对新能源领域的金融支持,宽信用的效果是可以预期的。但碳减排工具是再贷款的一种,其实也是可以直接增加基础货币的,形象的说法这是“既加水又加面”。
平安证券固收分析师刘璐等认为,价格上碳减排支持工具成本仅高于降准,在机制上采取“报销制”,间接补充狭义流动性有一定的“宽信用”效果;从数量上看,受制于银行贷款意愿和资产稀缺性,前期快速增量的概率比较低。
“当前经济虽然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幅度在央行容忍范围之内,货币政策平稳的方向没有变化,本次结构性工具对资金面的影响偏中性,也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他们称。
此次央行并未提及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具体规模,分析人士预计,年内投放量总体有限,到明年底可能会突破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债市周二早盘现券和国债期货继续走弱,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反弹约2个基点(bp)重回2.90%上方。碳减排支持工具亮相,央行出台降准等宽松政策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新增资金投放渠道,降准预期再受挫**
中国央行碳减排新工具的推出,为央行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提供了新渠道,为未来助力稳增长提供新手段,但不可对其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期望过高,也令降准预期进一步削弱;惟考虑到当前房地产行业风险四伏,若风险超预期,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消除。
花旗银行在最新报告中认为,这一新机制将成为向实体经济提供更多信贷的重要渠道。虽然中国央行尽量避免彻底放松政策,但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放松已经开始。由于央行尚未对其总规模设定限制,而与碳排放相关的贷款需求看起来巨大,因此不应低估这一信贷机制的潜在影响。
但对银行间流动性而言,天风证券固收分析师孙彬彬团队指出,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货币投放都是精准投放、直达实体,这意味着看不到流动性在银行间沉淀的可能。展望未来,基础货币不会多,超储率不会高,整个流动性是一个基本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现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央行行为范式变化所引致的结果。
“流动性充裕不是一句空话,但也仅仅是基本平衡;在目前宏观状态下,新旧动能转换和跨周期设计,意味着整体政策始终保持的一个理念就是居中之道。”他们称。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继月初逆回购两度加码后,本周前两日逆回购操作仍维持千亿元规模。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本月稍早称,当前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要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困难,制定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做好跨周期调节,努力爬坡过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罗雨浓指出,市场对年内降准降息的预期已经不高,虽然短期基本面仍存在下行压力,但随着社融即将见底,明年基建前置,另外出口的韧性也有望维持较长一段时间,基本面企稳也是可以预期的。
尽管面临高基数的压力,但在需求和价格的共同支撑下,中国10月外贸延续高景气,其中出口同比增速优于预期。不过考虑到近期国内多地疫情再抬头,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活动形成一定影响,分析人士预计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将放缓,进一步的财政发力和保供稳价将是政策加码的重要内容。
“不确定性在于地产行业的债务风险,如果风险扩散超预期,央行也可能会适当放松货币进行对冲。”罗雨浓称。
因中国政府整顿过度举债而饱受压力的远不止恒大集团,中国5万亿美元的房地产行业正如惊弓之鸟。
上周面对1万亿的逆回购到期,央行罕见在月初两次加码,以稳定资金面。业内人士称,在本月MLF大举到期之前,央行选用了更短期限的逆回购来应对阶段性资金缺口。即使单周净回笼创下逾20个月新高,但央行的连续表态已给市场足够的信心。
他们并认为,美联储开启缩减购债,主要央行站到鹰派阵营,不过中国货币政策预计还将“以我为主”,保持稳健中性方向不变,再出台降准等举措可能性明显减弱。当周万亿逆回购到期压力缓解后,后续MLF到期,央行以滚动对冲方式稳定流动性的可能性较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