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万亿MLF等量续做降准难期 “见招拆招”中国央行稳货币不松口
路透上海11月15日 - 面对史上最高的单月万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规模,中国央行周一连续第三个月对到期MLF开展了等量平价续做。结合此前的逆回购灵活放量,央行近期在公开市场的全力维稳,一方面表明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决心未变,但同时也预示着年内降准概率继续弱化。
市场人士并认为,此次万亿MLF对冲到期,再度明确了央行流动性微调稳总量、结构性政策稳增长和防风险的态度,面对复杂的宏观形势,中国央行稳货币仍不松口,“见招拆招”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主线。
“如果是降准,消耗政策空间,精准性不理想,而且覆水难收。实体经济面临复杂困难,水放多了,就可能流到金融资产。”一位银行人士称。
中国央行稍早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开展10,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11月16日和30日两次MLF到期的续做)和100亿元七天期逆回购操作;该MLF操作规模完全对冲本月到期量,利率自2020年4月来连续第20个月为2.95%。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央行选择等量对冲到期MLF,释放确保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的态度,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央行近期操作明显降低了市场对四季度降准预期。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称,“降准很难了,包括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降息的可能性也在降低,明年就更难了,通胀又要起来。”
国金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负责人蔡浩亦认为,结构性绿贷工具加等量续做的MLF,表明年内总量货币政策工具出台的可能在下降。
市场期盼许久的中国碳减排支持工具上周终于面世。分析人士称,此次新工具出炉,央行可谓结构性宽信用、中性补充基础货币、定向降低融资成本一举多得。作为结构性直达工具,其不能等同于变相降息,本质上为低息定向再贷款;在可实现精准调控流动性并助力稳经济同时,亦令降准预期进一步削弱。
周茂华指出,除了央行灵活对冲短期扰动因素,央行绿色支持工具,财政支出有望适度发力,直达性支持实体经济工具等,国内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无虞。这些结构工具既有助于补充基础货币,引导金融精准支持小微企业、制造业重点与新兴领域,同时,也增强了货币政策灵活性与主动性。
中国央行上周五称,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跨周期设计,统筹考虑今明两年政策衔接,更好支持消费投资恢复,抑制价格过快上涨。
上海一银行交易员还谈到,除了结构性宽信用继续稳增长外,防范房企风险无序扩散可能仍是短期内政策的关注重点,保证涉房贷款的合理增长仍是主要发力点。
蔡浩认为,在目前经济呈现总量下行的背景下,结构性工具的修修补补能起到的作用可能有限,在房地产贷款难以大幅放开的背景下,宽信用可能仍需货币政策进一步助力。
中国今日公布的10月份工业、消费等数据均优于市场预期,在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的背景下,也让市场的忧虑情绪稍有缓解。
随着中国房地产融资端的暖流涌动,危机四伏、雷声阵阵的房企有望绝处逢生,走出至暗谷底。受信贷数据回暖等利好消息提振,中国房企股债上周一度出现报复性反弹。
本月有1万亿元MLF到期,首笔在本周二(16日),规模8,000亿元,另一笔到期日在月末,规模2,000亿元。按近来操作惯例,央行一般在每月15日(周末顺延下一工作日)对当月到期的MLF进行一次性续做。
**公开市场节奏灵活,熨平资金波动**
结构性货币政策仍唱主角,公开市场依旧是央行进行流动性微调的主战场。一方面保证总量够用,同时面对四季度扰动加大之时,公开市场近期节奏变化更为灵活,意在及时反应,熨平资金面波动。
周茂华指出,从市场扰动因素看,11月到期公开市场工具和地方债发行量仍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也相应加大。
上海一银行交易员表示,央行近期操作十分灵活,之前连续施以千亿逆回购维稳,本周利用MLF时间错位投放,顺势降低逆回购操作规模,通过节奏的变化将尽量避免资金面出现异动。
“今天1万亿(MLF)提前放出来,正好一个过渡期,把逆回购存量降下来,为月底前再对冲腾出空间,”他称。
今日逆回购在连六日千亿操作后降回百亿元,七天期逆回购利率继续持稳于2.20%;因MLF到期错位因素,据此计算,公开市场单日全口径净投放9,100亿元。
据路透统计,本周公开市场有5,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均匀分布在周一至周五。
本周央行资金投放及回笼各项明细(单位:亿元人民币)
到期量 操作量
逆回购(周一) 1,000 100
(周二) 1,000 待定
(周三) 1,000 待定
(周四) 1,000 待定
(周五) 1,000 待定
MLF(周一) -- 10,000
(周二) 8,000 --
(完)
审校 林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