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报告:继续优化存款利率监管 促进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路透北京11月19日 - 中国央行周五发布2021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专栏文章称,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浮动倍数改为加点确定后,存款市场竞争更加有序,长期存款利率明显下行,定期存款期限结构有所优化,存款在银行之间的分布保持基本稳定,有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文章指出,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LPR改革潜力,畅通贷款利率传导渠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巩固好前期贷款利率下行成果,同时优化存款利率监管,保持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基本稳定,推动金融机构将政策红利传导至实体经济,促进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以下为专栏2“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成效显著”全文:
2021年6月21日,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下简称利率自律机制),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浮动倍数改为加点确定。实施一段时间以来,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成效显著,存款市场竞争更加有序,长期存款利率明显下行,定期存款期限结构有所优化,存款在银行之间的分布保持基本稳定,有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长期以来,我国存款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个别银行因高风险经营、盲目追求规模而高息揽存,使得正常经营的银行也不得不跟随定价,陷入“囚徒困境”,出现“坏银行定价”问题。这阻碍了市场利率向存款利率的传导,一定程度影响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效果。
2013年人民银行指导建立了利率自律机制,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行为进行自律管理。2015年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后,利率自律机制通过行业自律协商约定存款利率上限,约束个别银行的高息揽存行为,抑制存款市场非理性竞争,有效维护了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但过去按照存款基准利率浮动倍数确定的自律上限存在杠杆效应,使得中长期存款利率偏高,个别银行仍可通过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所谓的存款“创新”来高息揽存,弱化了存款利率自律的效果。
此次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优化后,活期存款和1年期及以内短中期定期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基本平稳,2年期及以上的长期定期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有所降低,既保障了银行自主定价空间,又能有效约束个别银行的非理性竞争行为。实施一段时间以来,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成效显著。
一是存款利率发生明显变化,短中期存款利率基本平稳,长期存款利率明显下降,存款市场竞争更加有序。9月,新发生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21%,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较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优化前的5月下降0.28个百分点。其中,2年、3年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5月分别下降0.25个、0.43个和0.45个百分点。
二是定期存款期限结构优化,定期存款中的长期存款发生额占比有所下降。9月,新发生定期存款5.6万亿元,其中2年期及以上的长期定期存款占比为26.4%,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较5月下降10.6个百分点。
三是存款在银行之间的分布保持基本稳定。9月,全国性银行定期存款发生额 3.7 万亿元,占比约66%,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较5月上升3.2个百分点。其中,利率降幅明显的 2 年期以上长期定期存款,9月全国性银行发生额为7842亿元,占比53.3%,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较5月下降0.9 个百分点。
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LPR改革潜力,畅通贷款利率传导渠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巩固好前期贷款利率下行成果,同时优化存款利率监管,保持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基本稳定,推动金融机构将政策红利传导至实体经济,促进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