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原料价格放缓助中国11月制造业PMI回暖 政策应重在需求端再发力
路透北京11月30日 - 中国制造业持续面临的原材料高价和用电紧张压力在11月得以缓解,并体现在新出炉的官方制造业PMI数据中。11月官方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至扩张区间,显示中国经济活动在回暖,但下行压力犹在。分析师认为,政策应侧重在需求端的再发力,以削减弱需求对经济的制约。
中国经济增长能否加快仍待进一步观察。他们分析,尽管上游价格有所放缓,但仍要警惕对中下游的滞后影响;专项债发行提速加快投资令建筑业活动扩张,但疫情对服务业冲击不容忽视,特别是Omicron变种病毒在全球传播的不确定性是干扰经济的新风险。
“原材料投入成本等短期因素有所舒缓,制造业有望保持扩张格局,但也面临一定挑战。”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称。
他并称,国内制造业面临一些积极因素,但全球疫情尚未受控,全球供应链修复、部分重要零件供应改善、畅通全球航运物流需要一定时间,预计制造业将保持适度扩张格局。
保银资本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认为,由于冬季奥运会的原因,中国北方制造业生产可能会受到限制,房地产行业的低迷亦拖累经济。预计中国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支持将有助于抵消一些不利因素,但经济增长能否加快仍不确定。
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周二联合公布,宏观经济先行指标--11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0.1,追平8月的50.1,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49.6;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微降至52.3,略低于上月的52.4;11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2,比上月上升1.4个点。
分项数据显示,制造业价格指数大幅回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9和48.9,分别较上月低19.2和12.2个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出厂价格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表明近期“保供稳价”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得到遏制。
从行业情况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两个价格指数均显著回落,降至临界点以下,表明部分基础原材料生产行业的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回落明显。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文韬指出,相对于生产端的较快恢复,需求端仍相对偏弱,未与生产端同步,经济恢复质量有待加强。当前供大于求压力有所加大,经济恢复质量有待加强。仍需继续多措并举扩需求,稳定经济内生动力。
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2,比上月上升3.6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随着电力供应能力持续提升,制造业产能加快释放,其中造纸印刷、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活动显著加快。
世界卫生组织(WHO)周一表示,Omicron新冠病毒变体带来感染激增的风险很高,同时更多国家关闭边境,给经济复苏投下阴影。世卫组织建议其194个成员国,任何感染的激增都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但表示还没有出现新变种死亡病例。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在上海主持召开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称,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平稳发展,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要坚持稳中求进,强化“六稳六保”特别是前三保,落实跨周期调节举措。
**价格压力缓解**
国内多部门聚焦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举措正在发挥效果,不过分析师认为,这尚未完全消除企业的价格压力。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聂文对PMI后续走势仍有一定担忧,他判断,未来制造业PMI可能就在50上下,“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对中游的挤压还是比较厉害,第二个就是限电,第三个就是疫情。”
不过,光大银行的周茂华认为,11月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与出厂价格指数双双明显回落,舒缓了市场对上下游价格传导担忧(输入通胀担忧)。
自上周至今,就煤炭价格机制等问题发改委频繁发文,包括与专家座谈、企业调研、重点煤炭企业座谈会等,就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中国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强调,要强化上下游协同发展,保障原材料工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资源保障,有效防范“灰犀牛”“黑天鹅”事件。
从行业情况看,在调查的21个制造业行业中,12个高于临界点,比上月增加3个,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
与此同时,受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外圣诞消费季临近等因素影响,外贸景气度延续上月改善态势,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8.5和48.1,比上月上升1.9和0.6个点。医药、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均高于上月3个点以上,行业出口产品订货量有所增加。
**建筑业扩张加快**
随着国内多点散发疫情波及地区较多,服务业恢复仍受到干扰,服务业景气水平的回落成为11月中国非制造业PMI微降的拖累项。不过,相比之下,建筑业扩张在加快。
数据显示,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9.1和54.2,比上月上升2.2和1.9个点,建筑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均加快扩张。从行业情况看,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60.5和56.5,比上月上升5.4和0.5个百分点,表明随着部分“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逐步落地,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有所加快。
“投资释放加快、融资环境稳定和新动能持续活跃是非制造业保持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称。
蔡进并称,专项债发行提速加快投资释放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回落,不仅有利于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也有助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畅通。
从非制造业行业看,与制造业活动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其中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业务总量增长较快;与接触型消费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其中住宿、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大幅回落至46及以下,市场活跃度明显下降。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优化资金使用严格资金监管。会议要求,加快今年专项债剩余额度发行,做好支出管理,力争在明年初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合理提出明年专项债额度和分配方案,加强重点领域建设,不“撒胡椒面”。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近日表示,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保证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中国必须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比重;要切实为制造业企业解决当前的现实难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