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驻中大使提名参院外委会过关
参议院外委会3日开会审议14项人事提名案,其中包含前副国务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出任美国驻中大使、前芝加哥市长易曼纽(Rahm Emanuel)出任驻日大使,以及科技家出身的凯普兰(Jonathan Eric Kaplan)出任驻新加坡大使等案。
抗中立场鲜明、参议院外委会共和党籍首席议员里契(Jim Risch)首先在会中表态支持伯恩斯提名案。里契表示,伯恩斯具备所需经验与知识,能在当前全球战略竞争中推进美国利益,他与伯恩斯熟识多年,“可能没有其他大使比他更有能力代表美国利益”。
里契举例,伯恩斯承诺支持美国在印太区域保有强健军事威吓力,也支持协助台湾实施不对称防卫战略的政策。此外,伯恩斯承诺,他不会为了在气候变迁上与中国合作,拿美国利益做交换,让他充满信心。
里契强调:“未来我会时常与伯恩斯往来,确保他信守这些承诺。”
参议院外委会最后以口头表决方式,通过包含伯恩斯等13项人事案,仅共和党籍的卢比欧(Marco Rubio)、海格提(Bill Hagerty)等少数参议员,事后要求注记他们对伯恩斯投下反对票。
伯恩斯现年65岁,1980年代就踏入美国外交圈,外交资历相当丰富。他曾在前总统小布什(George W. Bush)时代出任主管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美国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大使。此前他曾担任美国驻希腊大使及国务院发言人。
伯恩斯10月20日在参院外委会人事听证会上表示,中国是美国21世纪最大地缘政治考验,若提名获准,他未来将联合盟友抑制中国,证明“东升西降”绝非事实。
伯恩斯承诺,他会针对北京未遵循贸易投资规范向其究责,面对中国在新疆、西藏与香港等地压迫作为,他也不会静默不语。为降低美中发生“意外争端”危险,伯恩斯认为美中之间应有沟通管道,两国领导人应直接对话。
伯恩斯过去曾见证香港1997年主权移交,因此对中国违背对港承诺特别有感触。他在听证会上呼吁,不能相信中国会履行在台湾议题上所做的承诺,需把台湾变成一颗“难敲开的坚果”(a tough nut to crack,意指难以对付),协助台湾提升不对称防卫战力。
美国驻中大使职位悬缺已1年1个月。美国前驻中大使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去年10月卸职返美,早在今年4月就传出伯恩斯有望出任驻中大使,但总统拜登(Joe Biden)一直等到上任满7个月才正式做宣布。
参议院外委会3日通过伯恩斯提名后,人事案将送交参议院全院表决,若获过半数参议员支持即算过关。先前美国驻中大使多由政治人物担任,若提名获准,伯恩斯将是少数出任这个要职的职业外交官。